•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8/10/2025

引入策略股東的三種常見模式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伍禮賢

    伍禮賢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領導股票零售資料研究團隊專責分析香港及內地股票市場,亦負責研究和分析基金、債券及結構性產品,尋找與股票相關的各類資產類別的投資價值。

    經濟不停學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初期往往因要拓展業務,需要面對融資需求,而引入策略股東入股,會是其中一項較為常見的選項。從整體來看,一家上市公司出現集資,首先反映出市場對這個企業品牌、價值的認可;其次,新晉股東可以發揮其資本優勢或市場營運經驗,助力企業進一步發展;再者,企業獲得新增資金,有助資金流的進一步寬裕,並提升現有業務規模。

 

  若投資者投資的企業,真的出現引入策略股東的情況,不妨可以從引入的交易模式或條件加以區分細析,此將有助投資者對投資企業的價值有再進一步的啟示。

 

  通常成為新股東,一般會有以下幾種模式:第一,現金購買新/舊股份,成為即時股東;第二,購買可換股債券,成為潛在股東;第三,買賣雙方股份置換,互相成為對方股東。三種方案之中,前兩種均需付出真金白銀去認購,成本相對較高,亦反映出買家對此項投資的信心相對較大。

 

 引入策略股東的交易模式,可反映市場對企業的價值判斷。(Shutterstock)

 

  對於第一種模式,如果買家購買新股份,反映出原有的股東仍希望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同時企業將獲得新增資金;如果買家購買舊股份,則反映出原來的股東希望在現水平降低一定的持股份額,相對而言,信心較出售新股份稍為欠缺,同時企業總資金體量保持不變。另一方面,買家購買股份是用溢價,還是折價,亦反映出買家對這筆投資的信心有多大。

 

  對於第二種模式,投資者需要十分留意換股價水平。對於買家而言,由於有債券條款的保底保障,因此這筆投資可以說是只賺不賠,問題只是賺多賺少。但是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則完全不同,因為如果到換股期限時,股票價格低於換股價,買家就沒有誘因持有其股份並繼續成為股東,他會選擇收取債息離場。這對企業及股價而言,均是利淡消息。

 

  至於第三種模式,即股份互換,則兩家企業均同時為買家及賣家,此種模式通常將兩家企業的發展、利益互相捆綁,或者互相借助對方,發揮協同效應。

 

  因此,不同的交易模式,一方面反映出市場的信心有多大,另一方面亦會對被投資的企業產生不同的影響。投資者應根據交易協議或模式作進一步區分,才能更好理解市場對企業的價值判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高市早苗當選日相,你認為中日關係前景會否受損?►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