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2/10/2025

高市受挫,但機會仍在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上周充滿了戲劇性。高市早苗奪得自民黨總裁一職,成為下一任日本首相似乎是板上釘釘,卻忽然傳來執政聯盟的公明黨退出。「高市交易」先暴漲,後暴跌。美股在FOMO(Fear Of Missing Out,踏空恐懼)情緒下大漲,接下來因為中美貿易糾紛再起,特朗普威脅再加100%關稅而大挫。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了停火協議,特朗普卻失意於諾貝爾和平獎。虛擬貨幣價格紛創歷史新高後,卻因槓桿交易崩塌而暴跌。

 

  債市也受到市場情緒和流動性的衝擊,不過價格波動稍微小一點,市場對政策利率走勢的預期沒有太大的改變。美元指數受到高市交易和貿易衝突的雙重擠壓而走強,黃金價格再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白銀升越50美元。地緣政治因素,將恐慌指數拉回20點以上,能源價格整體走弱。

 

  上周坐上職業生涯過山車的政治人物,非高市早苗莫屬。這位極右派自民黨人,在黨魁選舉中從第一輪排名第三到第二輪拔得頭籌,衝上了政治生涯的巔峰,一時間劍指首相大位。然而,她在組成執政聯盟上卻遭遇了滑鐵盧,與自民黨合作26年的公明黨宣布退出籌組聯盟談判。和「高市交易」有關的資產價格直接崩塌。

 

  未來日本首相的路徑,要麼反對黨合力組成大聯盟,推翻自民黨對日本政權接近70年的壟斷,要麼高市成功拉攏一至兩個在野黨組成新的執政聯盟,要麼自民黨推舉其他人士擔綱組閣,要麼提前選舉。以自民黨目前低迷的民意,提前選舉機會不大。反對黨有推翻自民黨的強烈意向,但是各黨政治訴求不同,政策立場南轅北轍,組成大聯盟有可能,但機會不大。

 

  高市有強烈的政治立場,但是缺乏嫡系勢力,被稱為「一匹狼」,她自己的政治根基並不牢固。不過扶植她上台的元老麻生太郎卻是黨內最大派系的共主,而且在黨內選舉中已經與另外幾位大佬翻臉,高市不支,意味著麻生退出政治舞台。筆者認為在麻生的戮力支持下,高市與公明黨、國民民主黨和維新會談判籌組聯合政府的希望並沒有磨滅。

 

 高市早苗有強烈的政治立場,但是缺乏嫡系勢力,政治根基並不牢固。(AP)

 

  政治理念溫和的公明黨,與高市為代表的自民黨極右翼,存在著三觀不合的根本問題。公明黨的退出,也許反而給了高市與政治理念更接近的維新會組成新聯合政府的空間,一旦成事,執政聯盟手中握有更多議會票數,政府可能更穩定,甚至有可能推進修憲。

 

  人們常將高市和安倍晉三連在一起,她也自稱是安倍的弟子。兩人在政治理念上的確相近,但是兩人的政治實力相差頗遠,高市沒有安倍(尤其是第二任時)左右政局的能力,推行她理念的能力也就大打折扣。高市能否在逆境中尋找出組成聯合政府的方法,是對她談判能力、執行能力的考驗。

 

  自媒體對日本下一任首相有許多揣測和評論,筆者認為多數高估了高市出局的可能。的確她成為首相的機率略有下降,反對黨公推玉木雄一郎上台從不可能變為有可能,但是賭博平台Polymarket的押注顯示,高市仍有84%的概率當上總理,玉木的概率7%,提前大選只有3%。

 

  黃金價格衝破了每盎司4000美元,金價在過去兩個月急升20%有餘。金價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突破了每盎司1000美元大關,在新冠疫情爆發期突破了2000美元,在特朗普關稅戰前夜突破了3000美元,這次勢如破竹般衝上4000美元。金價暴漲的背後,是資金對債務失控和聯邦儲備信用破產的焦慮。最近聯邦儲備利率下降,迫銀行儲蓄出走,ETF資金主導了金價暴漲。

 

  黃金被人們看成對通貨膨脹和法幣超發的對沖,以對沖通脹為目的之買金需求確實大幅上升。有趣的是,通脹和貨幣超發的始作俑者央行,也成為了黃金的主力買家,顯示它們自己對法幣也信心不足。本世紀初,央行曾經有過一輪黃金拋售,認為黃金缺乏收益,但是如今央行卻一匹馬當先地搶購仍沒有收益的黃金。

 

  幾個技術指標顯示,金價距離調整不遠了,但是長遠來看,它正在經歷再定價過程。黃金開始成為金融機構和央行的可抵押資產,抵押物必須值得信賴並擁有充沛的流動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債是全世界約定俗成的高信用高流動性錨定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倉底資產,現代資本金融資本主義的零風險基石。

 

  然而,美債在人們心目中的信用正在褪色。美國政府無節制的赤字財政政策、國債市場的大幅動盪、美債在地緣政治中被武器化、美國政府機構間的內耗和黨爭,都增添了投資者的擔心, 美債不再被認定是零風險了。資本市場尋求政治中立、不受央行影響、流動性充沛、信用良好的替代資產,黃金便是最佳替代資產。

 

  黃金作為首飾或交易工具,有著悠久的歷史。黃金作為投資標的進入尋常百姓家,卻是本世紀初才出現。2004年首隻黃金ETF上市,將實體黃金證券化,降低了黃金投資的購買門檻和交易成本,散戶投資者也能直接配置黃金資產。2008年後各主要工業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則為金價插上了翅膀,愈來愈多流動性追逐有限的可信賴資產。

 

  儘管在過去幾年,諸多央行收斂了信用擴張,調高了政策利率,筆者料信用超發的時代遠遠沒有結束。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本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各國仍在肆無忌憚地推進負債型成長,赤字財政觸目驚心,這些債務負擔最後主要靠央行透過信用擴張買單。赤字財政不結束,量化寬鬆就不會真正結束,長遠看金價就沒有漲完。

 

  本周關注兩大事件:1)中美貿易博弈,以及可能的貿易談判;2)高市和反對黨陣營的政治聯盟談判。美國9月CPI應該會支持聯儲局繼續減息一碼,但公布時間受到政府停擺影響。中國CPI和美國零售數據也應關注。還有IMF-世界銀行年會。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助眠救星】加拿大銷售No.1 | 維柏健[快睡寶]限時2件75折。即上 healthsmart.com.hk (優惠期至23/10/2025)►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