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9/05/2025

中美關稅戰,何時才是談判良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扭盡六壬,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他打電話,但中方沒有理會。甚麼時候談,在甚麼條件下談,還是乾脆不談,已是關稅戰博弈中,中國重要思量的戰略。

 

  2017年特朗普政府下手對付中興通訊,並要其繳交11.9億美元罰款之時,中國官方把身段放得頗軟,並無跟美國硬碰。但隨後美國無理地不斷打壓華為,又啟動貿易戰,中國則沉著應付,談談打打,美國也討不到甚麼好處。

 

  拜登(Joe Biden)上任後,2021年阿拉斯加的中美會談,時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說:「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是中國政策的拐點,從此中國對美國政府的意圖不再存在幻想。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雖不是負責外交的官員,但他說美國不只是要中國的稅,而是「要中國的命」,頗能反映中央的判斷。但即使兩軍對壘,一樣可以打打談談。中國為何目前仍不理特朗普?我相信有幾個因素決定中國何時想談,但不是現在。

 

待物價飊缺貨, 讓美政客感到痛

 

  第一個因素是,中國明白美國政客與傳媒過去近10年的反華抹黑,其產生的效果不是短期內便會消失。美國管治精英鼓動媒體反華,媒體抹黑中國的報道氾濫,使到政客即使知道與中國對抗並不符合美國利益,也不敢不人云亦云,以反華為己任,否則恐怕選票難保。在此態勢下,政客愈是採納鷹派路線,愈是能安撫心中深處恐懼美國被中國超越的不安感,所以就算中美可以很快在關稅問題上達到協議,過不了多久,美國也會故態復萌,通過不同的途徑企圖霸凌中國。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免美國沒完沒了的找中國麻煩,最好的策略便是要美國政客感到痛,痛的時間愈長,他們的記憶便更深刻一點。對美國人民而言,當美國的高關稅弄得物價飛漲,就業職位又回不到美國,經濟且陷入衰退,他們便更能看清中國對美國的幫助有多大。現時美國民間仍有庫存的中國商品,再多等兩三個月,中國商品(藥物、玩具、家電用具等等)再買不到,大家心焦如焚時,才是中國談判的較好時機。拖得愈久,美國人民對關稅戰的危害便愈印象深刻,較難受騙。

 

美不停吹風與華貿談,迷惑他國

 

  第二個因素是中美雙方都在大搞合縱連橫。美國用關稅威脅其他國家,若不加入美國一夥打擊中國,便加她們關稅。中國則告訴這些國家,中國會頂著美國的壓力,不會妥協,其他國家若不理會美國,團結起來,美國也不敢加關稅,因為這不但會使美國孤立自己,而且飛升的物價也會使美國人受不了。美國的市場稍大於中國,但中國的製造業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各國亦知沒有了中國,整個世界的生產供應鏈會大受破壞,大衰退或甚至蕭條難以避免,但要她們有勇氣面對美國的壓力,中國須做一個榜樣,便是帶頭頂住美國。

 

  中國若與美國過早談判,容易使人誤會中國也受不住壓力。美國不斷吹風,說中國與美國一直在談,便是想迷惑其他國家,要她們早日屈服。所以中國屢有聲明,根本沒有與美國就關稅問題有任何談判。至於中美的其他事項,兩國有溝通渠道,則沒有問題。

 

  第三個因素是美元與美債對美國財政壓力不斷加大。眾所周知,美國政府欠下巨債,2025年4月,美國政府共欠公眾28.96萬億美元債務,政府不同部門之間互欠的則是7.26萬億美元,合共36.22萬億美元。此等債款更以平均每天44.2億美元的速度增長。更要命的是,雖然美國本應處在減息周期,但據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Joint Economic Committee)的紀錄,各種形式的欠債平均利率居高不下,共達3.347厘,比1年前的3.277厘或5年前的2.213厘都要高。這自然推高了每年政府償還利息的開支,且在可見的將來,難以下降。

 

  為何利率減不了?近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特朗普胡亂的關稅政策。他的反覆無常,連日本這個不敢得罪美國的國家也大沽美債。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近日股東會中,除了批評關稅戰完全錯誤,並且是一戰爭行為外,還十分看淡美元。此觀點有道理,若非關稅戰,各國對美元的可靠性或許會樂觀一些。

 

待美債壓力沉重,更利中方談判

 

  對中國而言,手中的美債也是談判的籌碼之一,賣出幾百億已足可引起市場震動。在關稅戰中,多等一會待美債壓力更沉重時,才與美國談判更有利。時間向中國傾斜,中國多等幾個月損失不大,但美國可受不了。

 

  我相信這一兩個月中國與美國在關稅問題上,談不了也談不出甚麼東西。中國可好整以暇的與其他國家擴展貿易關係。在美國發動的關稅戰後,這些國家也有強烈誘因發展與中國的貿易。

 

  若關稅戰美國輸掉,她會否便痛改前非?不大可能,反而是會考慮其他手段,例如金融戰攻擊中國。美國勝不了中國,但中美相爭的格局10年內不會根本改變。

---------------------------------

【知識庫】何立峰「接觸」貝森特 釋何訊號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會面,標誌著中美在經貿領域的高層接觸。

  -這次會晤選擇在瑞士舉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瑞士的中立環境有助於避免外界過度解讀;二是這次會談被納入中國與歐洲的交流框架,降低了中美直接對抗的敏感度。

  -中國官方的表述強調這次會晤是「接觸」而非「談判」,而美方則稱這是貿易談判的一部分;反映雙方在關稅問題上仍存在分歧。美方希望透過談判緩和局勢,而中國則強調不會為達成協議而犧牲原則。

  -這次會晤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進展,雙方願意坐下來談已是一個重要訊號,但能否解決關稅問題,仍需觀察後續發展。

 

(本文原載於5月9日《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獨家優惠】親手炮製母親節&端午節海鮮盛宴!使用優惠碼享95折優惠!► 立即了解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