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3/08/2025

阿拉斯加熊出沒,美俄利益重新標價?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范強

    范強

    范強,資深新聞工作者。90年代任駐英國記者,專職採訪香港政權交接新聞。回港後長年從事國際、兩岸新聞的報道和時事分析。

    政經范局

  美俄兩國元首在烏克蘭局勢未見突破的情況下,決定繞過基輔,於本周五(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雙邊峰會。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是一次試探性的會面,可能在頭兩分鐘內就知道會否達成協議。」

 

  外間普遍認為,特朗普所指的「協議」,是關於俄烏停火。然而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如果雙方在頭兩分鐘就察覺停火問題談不攏,他們如何打發接下來的會談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的內心世界倒有可能是:「我只會花兩分鐘時間來討論俄烏戰爭,如果談不攏就會繞過它,來試探美俄之間的其他可能⋯⋯」

 

阿拉斯加有熊出沒,美俄元首將在此進行試探性接觸。(美聯社)


阿拉斯加與美俄交易

 

  阿拉斯加作為19世紀美俄領土交易的標誌性產物,如今成為兩國元首繞過烏克蘭,直接對話的舞台,本身就充滿隱喻。美國時任民主黨總統約翰遜(Andrew Johnson)因為購買這片冰天雪地的荒原,被公眾譏為蠢事一樁,嘲諷此處是「約翰遜總統的北極熊花園」。

 

  如今,美國因為擁有這片土地,伸手就能夠得著極地航道,輪到俄羅斯公眾感到交易吃虧了。對於邀請普京到訪這曾經的俄羅斯屬土,特朗普還不忘自我吹噓一番,公開表示這回美俄之間還得再做交易,並宣稱他「最精於此道!」

 

  基於阿拉斯加是美國領土的事實,普京的赴會無異於他尚未參加北京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大閱兵,卻已提前大半個月實現了訪美。從更為宏觀的國際政治角度來說,這意味著早前輿論熱議的中美俄三巨頭同台閱兵,非但還沒看到成為實現的可能,「特普會」反倒先行上演了。

 

普京在莫斯科接見美國總統特使威特科夫(美聯社)


白宮從歷史經緯看中國

 

  因此,當基輔及其背後的歐洲勢力,緊盯美俄之間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枱面交易時,枱下的交易又是否涉及一場國際地緣利益的重新標價,從能源、北冰洋航道開發、北約東擴紅線,一直探討至對華戰略協調?

 

  雖然特朗普本人在針對中國的問題上哼哼哈哈,一副「草台班主」的模樣,但他的財長貝森特8月7日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卻道出了在中美關稅戰僵持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最新的、概括性的看法。他對《日本經濟新聞》表示:

 

  「從歷史來看,過去的美國在經濟方面有同盟國這樣的競爭對手,在軍事方面有蘇聯這樣的競爭對手。中國是一個新的存在體,既是經濟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是軍事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非市場經濟的中國擁有與我們不同的目標。我們正在致力於解決這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可見,特朗普的重臣已經從歷史高度來打量中國了,而這種跨越歷史經緯的審視結果,就是認定中國已經對美國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她在經濟和軍事上都遠超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的盟國。簡言之,美國的頭號對手是中國,而非俄羅斯,除非歷史改寫。

 

特朗普並不關心俄烏戰爭的核心矛盾(美聯社)


  貝森特於是在普京到訪前,公開宣示了美國政府當前最首要的任務——不是俄烏,更非伊朗,而是致力於解決「中國這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根據這個優先次序,當阿拉斯加的會場大門關上,特朗普怎不會向普京拋出交易的誘餌,暗示他的這位「老朋友」可以在對華政策上做些甚麼,以換取美國解除部分對俄制裁?

 

普京會不會眨眼?

 

  然後,交易大師就會仔細觀察桌子對面的來客會不會眨眼,或是至少展露片刻閃爍之情。而來客恐怕充其量只會給大師一個曖昧的、似是而非的眼色,僅夠給大師留下適可而止的想象空間,但卻無從進一步發揮。說到底,你以為普京不懂得交易的藝術嗎?

 

  基於以下簡單的幾個理由,普京暫時還不會和特朗普做交易:首先就個人因素來說,特朗普不是一位穩定及可信的交易對象,他不僅一日三變,翻臉不認人,且收不住自己的嘴巴,難以託付大事。普京在閉門會上給大師發出的任何訊號,都可能在會後被大師發到社交網站上,吹奏他又贏了。

 

  其次,特朗普控管不了歐洲局勢。雖然他上台後不斷逼迫烏克蘭在自然資源和領土上,向美俄雙方作出讓步,以換取俄烏停戰,但烏國總統澤連斯基堅持不肯就範。不僅於此,澤連斯基居然還在6月初,親自策劃了「蛛網」行動,對俄羅斯核武設施發動無人機空襲。

 

  澤連斯基背後不僅有歐洲的抗俄國家,還有美國的深層政府勢力支持。而俄羅斯的核武庫,正是普京手中剩下的最後盾牌。既然澤連斯基及其背後力量敢於動普京的這張盾牌,克宮就只會認定特朗普「管不住」場面,並作出強硬反擊。更不要說,將來美國政壇變天,美俄的「交際舞」就又要曲終人散。

 

美國空軍戰機近期在阿拉斯加以北,驅逐俄羅斯圖95戰略轟炸機。(美聯社)


永不消失的克里米亞之爭

 

  最後,或許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出於歷史性的因素——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國家普遍展示出的抗俄意志,已經說明俄羅斯與歐洲的鬥爭是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將成為兩者間永不消失的地緣碰撞。這才是俄烏問題的核心矛盾,特朗普不把此事放在眼裏,卻一門心思與俄羅斯瓜分烏克蘭,就注定只會換來普京的逢場作戲。

 

  如果特朗普和他的弄臣們真心要試探美俄間的各種可能,就應該重新審視阿拉斯加的歷史寓意——他們可能知道沙俄是在1867年,以720萬美元將阿拉斯加賤賣給約翰遜政府,造就了美國的一場偉大交易,但他們如果再往前看,就會發現1853年至1856年沙俄對歐洲打了一場克里米亞戰爭。

 

  正是這場戰爭導致俄羅斯國庫耗盡,才被迫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托爾斯泰參加了這場戰爭,並據此寫就了《戰爭與和平》。如今的俄烏戰爭,同樣是起於克里米亞之爭。特朗普也許不了解這段歷史,但普京肯定需要謹慎地踏上阿拉斯加這片曾經的俄羅斯屬土,避免再因為克里米亞之爭,和美國做賠本交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