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2025
南部鐵票動搖,綠營選情難樂觀
島內深綠支持者最大特色,莫過於「不問是非,只問顏色」,又以南部屏東、高雄和台南等縣市最為明顯。尤其是賴清德崛起的根據地台南市,更經常被譏諷不論大小選舉,綠營只要推個西瓜出來就肯定當選,只因西瓜皮是綠色。
大罷免大失敗後賴清德在「本命區」台南市聲望大跌。
不過,在賴清德推動對國民黨32名立委的大罷免,以32比0慘敗收場,以及其間當局種種倒行逆施後,幾十年來從未變心的南部深綠支持者,竟然出現離開的趨勢,這真的是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看到的現象。
根據具綠營色彩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賴清德最新聲望再創歷史新低,跌至32.7%,對他施政不認同者高達57.8%,兩者相差25.1個百分點。在台灣,民調一個百分點約等於19.5萬人,25.1個百分點的意思是,當前不贊同賴清德執政表現民眾,已多過贊同者近五百萬人。
一當政就容易動輒得咎,這並不稀奇。從陳水扁、蔡英文都跟賴清德一樣,遇到過民望大跌,但是在基本盤穩固的南部,支持度並不會有太大變動。但從近期另一份由震傳媒所做的民調,卻又更進一步透露出驚人變化。賴清德在台南市的滿意度跌至37.2%,不滿意度45.2%,顯示他的「本命區」支持度崩盤。之所以有這樣結論,在於賴清德2014年參選台南市長選舉,以72.9%得票率獲勝,因而被島內政壇封為「賴神」。對比這次民調,簡直就是跌落神壇。目前台南市6個選區立委,都清一色是民進黨籍,民調的結果顯示出的政治危機,恐怕對明年縣市長以及2028立委和大選產生極大影響。
台南人之所以忍無可忍對賴清德當局反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丟盡顏面硬搞到底的大罷免大失敗外,更直接的是民進黨在推動大罷免時,台南先後遇到丹娜絲颱風侵襲,以及728豪雨引發水災,災情都非常慘重。然而賴清德兩次災後視察,都十分傲慢,表現出對災民莫不關心的態度,甚至當場對提出批評的災民反脣相譏,激發台南鄉親在網路上發表多篇批評後迅速引發共鳴,逐漸讓支持者態度轉變。
島內不少傳媒向來將民進黨定調為「只會選舉,不會治理」,綠營當然嗅出民望下跌帶來的影響,因而開始推出一些口惠而實不至的政策,企圖吸引中間選民,甚至設法形造出「萬民愛戴」的形象。
中間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在於賴清德的仇中政策是否改變或暫緩,讓兩岸降低敵意。日前他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願意兩岸在對等、尊嚴的條件下互動與對話,並持續強調對於大陸善意不變、對話合作僅在對岸的一念之間。但他從今年初以來,先後推出「賴17條」,將對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之後又驅逐在台大陸配偶,言行不一,讓人感覺他只是口頭講講的空泛善意,不但無法改善兩岸關係,稍有知識和判斷力的中間選民也多半不予採信,不為所動。
淡江大橋合龍儀式的馬屁布條引來輿論和不少民眾譏諷。
上星期連接淡水和新北市的重要工程淡江大橋舉行合龍儀式,邀清賴清德主持,現場竟出現在台灣罕見的大紅色馬屁布條─「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多間電視台現場直播,礙眼畫面立即引發民眾強烈反感和抗議,網路上出現大量「以為身處北韓(北朝鮮)」等諷刺評論,讓主辦單位不得不在賴清德到場前拆除布條。就此看來,民進黨當局種種只做表面工夫的策略,短期內肯定無法將支持度回穩。
隨著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司法機關以涉及京華城弊案關押14個月近期獲准交保,影響力猶在的柯文哲未來必定針對賴清德展開一系列政治攻防。賴清德面對內憂外患,在未來兩輪重要選舉想要保持執政優勢,恐怕並不樂觀。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舉辦「XO異彩藝術家奬」,讓「腦力多元」人士透過創作藝術建立自信,將負面的能量化為正向►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