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2025
美政府停擺
美國東岸時間10月1日凌晨零時,美國聯邦政府時隔近7年再度「停擺」。數十萬聯邦僱員將被逼無薪休假,部分公共服務或暫停、延遲,經濟數據發布將受到影響。
此前,美國兩黨因醫保福利方面分歧,未能就新的臨時撥款法案達成一致。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因共和、民主兩黨政策分歧導致撥款中斷而「停擺」已有20多次。上一次也是最長的一次「停擺」發生在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民主黨反對特朗普提出的美墨邊境牆專案撥款,兩黨在移民問題上爭鬥不休,導致政府關門35天。當時大約四分之一的聯邦政府機構「關門」持續五周,殃及80多萬名政府僱員,經濟損失估計超過100億美元。
在美國民眾輿論方面,多項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政府「關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政治行為,反感用權力僵持來操弄公共機構。對於一次次的政府「關門」危機,美國民眾也開始顯現疲態。
自1995年共和黨40年來首次全面控制美國國會以來,美國政府關門事件時有發生,通常發生在立法者和白宮在支出、稅收和其他財政問題上存在分歧的情況下。華爾街分析師大多認為,美國經濟以及金融市場受到政府關門的影響有限。華爾街和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一系列估計發現,即使是有史以來最長的政府關門--2018年和2019年的35天--也僅使美國經濟總產出減少了0.4%。
美國芝加哥儲備銀行主席古爾斯比周二(30日)表示,政府停擺導致的勞工統計局數據缺失將對美聯儲局產生影響。他還表示,政府停擺對經濟的影響取決於停擺的範圍和持續時間。從歷史上看,大多數政府停擺持續時間都不長,所以影響也有限。
高盛經濟學家的一項分析指出,大多數政府停擺都是短暫的,2018年最長的一次停擺持續了35天,但僅影響了大約15%的聯邦政府部門。高盛的報告指出,政府每停擺一周,將對第四季度的實際GDP按季年化增長率造成約0.15個百分點的直接拖累,不過在政府重開後的第一季度,將產生同等規模的正面反彈。
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方面,高盛的報告指出,歷史上股市、利率和美元匯價對政府停擺的反應沒有明確的規律。不過,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往往會下跌,而美元通常會走弱。金融諮詢公司Truist Wealth發現,自1976年以來發生的20次政府停擺中,標普500指數平均幾乎沒有變化。
但一如證監提醒過往業績未可為將來表現保證。特朗普為今次的停擺布下個局,見下文。
--------------------------------
特朗普炒人私心大
今次特朗普的炒人是不惜將政府部門的人員炒過底朝天,目的就是要安他的人,進入政府,好得日後可以指那打那,發揮出個「獨裁」的政府體制出來。
不過,鐵的衙門,流水的官,只要衙門的骨幹在,日後政府復運作,還是有老熟人在保駕護航。
但如衙門的骨幹沒有了,之後政府的運作將會如何?美國衙門未試過這麼徹底的打擊,後市真不知,走著瞧。總之,過往業績,未可為將來作保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