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2025
「蠻差的晚年」退休支出將如何?
上日提到,最近一套內地電視劇集,在港的名字叫《中年好翻身》,而內地原名叫《蠻好的人生》,當中一個主題是講到保險公司拓展銀髮經濟,投資安老院,讓買年金的客戶可以優先入住。
而劇中女主角的父親正正因為中風而失去自理能力,最終都要入住安老院。這部分的內容,令我想到,今時今日做退休策劃,也不能忽視萬一我們有個「蠻差的晚年」,那麼,退休生活又將會如何?退休支出又將會如何?
我所指的「蠻差的晚年」,就是指自己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別人照顧。隨著人口老化,壽命延長已經直接增加我們的退休支出;萬一長壽之餘,我們又失去自理能力,退休支出就會更大。
上次我提到,在我接觸的朋友和客戶中,仍然只有小部分人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因為他們為自己作退休策劃的時候,都只是以退休後的基本開支作為計算退休儲備的基礎,很少人會加入老人院的收費作為預算準則。
香港政府的安老政策是以「居家安老」和「持續照顧」為基本原則,目標是協助長者留在社區中安享晚年。但居家安老,談何容易?
如果自理能力持續減弱,唯一出路就是入住安老院舍。(Envato)
一般來說,如果是第一次健康出現挫折,情況又不至於太差,例如輕度中風,或開始出現早期腦退化,對一般中產的退休人士來說,請外傭協助就是第一個「照顧方案」。
以我自己為例,當家母20年前輕微中風之後,我便開始請外傭協助照顧母親了。現時外傭的基本工資仍是5000元一個月左右,負擔也不算大。而且,如果是失去自理能力,便可以申請政府的高額傷殘津貼,現時的金額也有4000多元一個月。所以,自己實際負擔的,只不過是小數。
不過,如果自理能力持續減弱,例如要坐輪椅、用助行架、需要協助沐浴、餵食,甚至失禁或導尿管護理,以至長期卧床等等,就可能連家人和外傭都未必可以處理。那麼,幾乎只有一個出路,那就是入住安老院舍。
本港安老院舍可以分為津助安老院、合約院舍、非牟利自負盈虧安老院及私營安老院。津助安老院收費最低,每月約1600至2000元,只不過,這些院舍不是你想住就可以住。
據社會福利署的數據,截至2021年1月,津助及合約院舍護理安老宿位平均輪候時間約3.4年。我記得我也替家母申請過,好像還不只3至4年呢!幸好,她後來逐步康復,不至於長期卧床,我就要求把她的申請凍結。
如果選擇半政府資助的合約安老院或自負盈虧安老院,每月費用已經有機會過萬元了,因為除了基本月費外,還有很多雜費,最簡單就是成人紙尿片,有些還要收冷氣費呢!
如果你不想等,或者,準確來說是不能等的話(很多時,疾病降臨是不容許你等的),就只有選擇私營安老院舍。這些院舍的收費很參差,但基本上每月過萬是少不了的,一些環境好、服務佳的私人院舍,連同一些自付的雜項,每月可以高達4萬至5萬元呢!
本來,我們退休初期的「黃金十年」,開支才可能較高,因為這時行得走得,總會多點去旅行,或和其他退休人士飲茶吃飯。而過了這個「黃金十年」之後,身體機能尚可,但已經不願去旅行之後,開支確實有機會減少。但到了年紀再大一點,身體機能轉差,甚至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開支又會再度增加。
當然,最終開支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但當我們做退休策劃的時候,也不能忽視這方面的考慮。這一刻,大家做退休策劃時,就參考一下自己「心儀」私營安老院的收費標準吧!
作者電郵:lkslo@yahoo.com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普京期望上合組織能形成歐亞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構。你認為上合是否有實力擔任更重要的全球安全角色?►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