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2025
李嘉誠新書《光中回首》贈予有緣人,記錄建慈山寺的歷程,與兒子生活中的佛學故事
香港首富李嘉誠近日推出新書《光中回首》,書中有九個章節,記錄興建慈山寺的點滴、對佛學的看法以及自身的經歷。書本有兩款封面:一款是直向動態,另一款是橫向動態。《光中回首》新書不設公開發售,只贈予有緣人。
Read more:李嘉誠與長男孫李長禧如「餅印」,未成年創業搞綠色永續生意
李嘉誠近日出了新書《光中回首》,記錄了興建慈山寺由買地、興建以及營運的心路歷程與自己的體會,當中有很多關於慈山寺的故事,同時亦透露了李嘉誠對世界觀的看法。
慈山寺有別於其他寺廟,寺廟內是不燒香的,並推崇「以水供佛」,原來這也是出於李嘉誠的意思,他認為大量燒香對環境和空氣構成影響,對於附近居民和動物影響至深,李嘉誠體現了人與環保和諧共存,「選擇以不擾人、自擾的態度,與自然和諧共生。」
(慈山寺Facebook照片)
而位於慈山寺的巨大觀音像,左手拿著甘露瓶,右手則持摩尼珠而並非楊柳枝,這個是他跟兒子李澤楷的一段往事。當李澤楷還小的時候,兩父子飯後眾人望到天空上閃著一個綠色光球,兒子問爸爸:「我哋係唔係見鬼?」此時,李嘉誠回答:「心正不怕鬼。」這是來自《指月錄》,佛陀與五方天王之間的對話,佛陀手持摩尼珠,五方天王卻看不到,意思是「真正的財富,包括智慧和同理心,其實是虛而不實。」李嘉誠從而得到啟發,所以慈山寺內的觀音像呈現這個狀態。
(慈山寺Facebook照片)
(慈山寺Facebook照片)
此外,《光中回首》講述了慈山寺興建至今的歷程,以及記錄了李嘉誠興建慈山寺的初心。慈山寺一向免費提供給善信及有興趣入內人士參觀,以實際行動幫助生命中遇到困苦的人,在寧靜的環境下有所領悟。書中還記錄了李嘉誠曾因一則產後抑鬱母親輕生的新聞剪報,啟發促成慈山寺佛法心靈輔導中心。同時李嘉誠建議移除功德箱,不想讓入內參觀的信眾帶來捐款的無形壓力。
李嘉誠對於慈山寺出心出力,亦會不時到訪,有指慈山寺的後花園有防彈屋,他不時會留宿多天靜修。同時,間中在慈山寺舉行法會當天,他會親臨現場親切地跟一眾義工打招呼和合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