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6/10/2025

澳門必看《絲路》大展 逾200珍藏、沉浸式體現絲路輝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macau.d

    macau.d

    土生土長,帶你尋尋覓覓,發掘在地人 . 情 . 味

    魅遊澳門

    逢星期四

  記得去年底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的開館首展——《藍色飄帶·絲路遺珍》,當時展出的圓明園四獸首,幾乎成了遊澳必看項目;剛於本月初,博物館換上了同樣吸引的《絲路》新展,承接《藍色飄帶》的迴響,將舞台由海上絲路伸延至歐亞大陸沿線,藉二百多件來自廿多個國內及海外文博單位的歷代珍貴藏品,帶大家繼續沉浸式體現絲路文明之旅。

 

今次的新展《絲路》,主題由開館首展《藍色飄帶》的海上,置換到歐亞大陸沿線的陸上場景。

 

逾二百多件珍品,非常值得親臨細賞。

 

  展覽分為「瀚海西風」、「星漢燦爛」、「和光同塵」及「大道錦程」4大主題,藉多元的展品揭示出由絲綢之路開拓帶來的貨幣與資訊交流,陶瓷、漆器、絲綢和琺瑯等工藝沿絲路東西傳播,到雕塑、宗教及經卷等帶來的精神對話,以及為當代藝術啟發的傳承和創新。

 

香港保利藝術中心展出的「唐三彩雙峰駱駝」,可以說是展覽的引子,除因駱駝是絲路一大重要元素,唐三彩在唐代更是別具代表性的工藝。

 

絲路不得不提的當然有絲綢,出自西周時期的「玉蠶」,是最年長的展品。

 

「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瓶」,明初鄭和下西洋,既助推動永宣青花瓷生產,又帶回獨有的「蘇麻離青」瓷繪原料,此青料讓永宣青花發色獨特,具水墨韻味,現已失傳;瓶上的紋樣則來自阿拉伯地區。

 

清乾隆年間的「銅胎掐絲琺瑯羊樽」,景泰藍是清朝時期十分重要的宮廷藝術;羊在中國古代是通「陰陽」的「陽」字,貝有吉祥的意味。

 

「彩繪仕女俑」,面容溫婉,體態豐盈,是當時唐代女士的特色。

 

  眾多展品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西安博物館、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及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等廿多個文博單位,當中自然少不了主辦方美高梅、保利藝術博物館及香港保利藝術中心的珍藏。包括甘肅省博物館藏品「銅車馬儀仗俑隊」、故宮博物院的「雍正款藍色玻璃八棱瓶」、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犍陀羅佛像」等都是必看亮點展品。

 

漢代「銅車馬儀仗俑隊」,出土於甘肅威武漢墓,展品包括持矛、持戟、銅從騎、銅軺車及銅輂車,重現漢代官員出行的威儀,精細還原當時車馬禮法制度,同時體現出當時高超的銅治工藝。

 

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犍陀羅佛像」。

 

同樣來自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的「佛陀立像」,站於蓮花座上的典型佛陀羅像甚為罕見,衣衫採用了源於希臘的美術手法。

 

綿陽市博物館的「東漢搖錢樹(仿製品)」,青銅製成的樹幹和葉片,葉脈上飾有人物、馬、鹿、圓錢及展翅朱雀等紋飾。

 

  眾多展品中尤以美高梅展出的藏品「龍紋寶座氈」最為矚目,這幅25平方米的地氈造工細緻,每平方米需由過百技師耗上過萬工時,以山羊毛、羊羔毛、金線和絲線織造而成,展館更配合當中的雙龍獻珠、祥雲和海水江崖等3個中國傳統代表尊貴及吉祥的紋樣元素,設置了四面巨型LED屏幕裝置,由點點星光匯聚成權力寶座、到幻化漫天祥雲、飛龍在天晝破穹蒼,絕對是拍照打卡的必選位。

 

「龍紋寶座氈」配合四面巨型LED屏幕裝置,飛龍在天的效果非常震撼。

 

地氈造工細緻,每平方米需由過百技師耗上過萬工時織造。

 

  另外在第三主題「和光同塵」中讓人最為印象深刻的,是一整面牆的大型數位藝術作品《壁上觀萬象》,參考敦煌莫高窟中的千手觀音和樂舞圖場景,不斷幻化的千手觀音圖像,以及敦煌樂師的翩翩舞姿,觀眾們都不禁駐足細賞。

 

大型數位藝術作品《壁上觀萬象》,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千手觀音和樂舞圖為設計場景。

 

作品放果震撼,吸引不少觀眾駐足。

 

  同樣運用到多媒體大型數位技術的,還有甫走進第一主題展廳「瀚海西風」中的《千年絲路行》,展現出唐代陸上絲綢之路駱駝商隊不斷前行,穿梭沿線地標城市,與當地獨特的地貌與建築形成一幅穿越時空,跨越地域的絲路歷史畫卷,當中顯示屏採用8GB高清像素,畫面圖像清晰細緻,視覺效果亦特別震撼。

 

在展覽廳正門入口,即可欣賞到另一觀展亮點《千年絲路行》,採用8GB高清像素顯示屏,畫面特別清晰。

 

  除了古物珍品,絲路對當代藝術的影響自是不容忽略,今次便展出了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大師徐冰的「蠶書」和「包裹」、於2017年佳士得拍賣上獲得逾5千萬成交價的常玉「粉瓶小野菊」、趙無極的「無題(黃金城市)」以及其在1962時,以其出生日期命名的作品「13.02.62」,全都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典藏。

 

徐冰的「蠶書」,以蠶卵拼湊出英文字句。

 

常玉「粉瓶小野菊」,花卉是常玉很重要的創作主題,畫中的大片留白源自中國寫意畫概念。

 

趙無極的「無題(黃金城市)」,畫中是威尼斯城市場景,當中類似甲骨文裂紋的線條,被評論家指是趙無極甲骨文風格時期很重要的特徵。

 

《絲路》

地址:澳門美高梅2樓「保利美高梅博物館」

展期:即日起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五 11am-7pm

     星期六及公眾假期 10am-8pm、星期日 10am-7pm

收費:免費入場

查詢:(853) 8802 8888  

網上預約:museum@mgm.mo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