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4/09/2025

移民英國|英國言論自由受威脅?左翼倡議團體溫莎堡投影特朗普與「富豪淫媒」影像,四人被捕!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Cally

    Cally

    Cally


    90後傳媒人/咖啡職人,自小熱愛文字,喜歡分享生活大小事。曾於《經濟通》、Businessfocus 出任高級記者及編輯,2023年出走英國,現居倫敦。日記分享英倫生活點滴,從柴米油鹽到國家時政,純屬個人觀點,並非好為人師,參考與否請自行斟酌。

    英倫出走日記

    逢周三刊出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訪英期間,有示威者在溫莎堡外展開抗議。他們向城堡外牆投影特朗普與已故「富豪淫媒」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的影像,結果有四名成員被英國警方援引《惡意通訊法》(Malicious Communications Act 1988)逮捕。

 

(圖片Credit:Led By Donkeys Instagram)

 

  四名抗議者皆是左翼倡議團體 Led By Donkeys 成員,該團體過往曾發起大量同類的示威活動,針對政治人物包括右翼政客改革黨(Reform UK)黨魁法拉奇(Nigel Farage)、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辛偉誠(Rishi Sunak)等。 

 

 

逮捕行動是否破壞言論自由?

 

  這是 Led By Donkeys 在眾多示威活動中首次有人被捕。外界普遍猜測,這與特朗普正在進行國事訪問有關。不過,對權力人物公共問責,本就是公眾的人權自由,警方的逮捕行動恐怕開了「先例」,扼殺掉言論自由。

 

  英國於 1988 年通過《惡意通訊法》,目的是打擊透過信件、電子訊息或其他通訊方式,傳送帶有惡意或騷擾性質的訊息,違者最高監禁兩年。

 

  有法律人士質疑,四名被捕者恐難以入罪,主因是他們的抗議行為是單純的投影展示,未必符合《惡意通訊法》中「傳輸(delivering or transmitting)」的定義。

 

  即是符合「傳送」的定義,要入罪還須評估訊息是否構成「猥褻(indecent)」或「極度冒犯(grossly offensive)」。英國法院必須依據《人權法案》(Human Rights Act 1998)第3條,將《歐洲人權公約》第10條的言論自由納入解釋框架。

 

 

  人權法院對「極度冒犯」的定義門檻很高,一般只有涉及嚴重厭女、恐同、排外等歧視言論才會被視作「極度冒犯」。若信息內容針對政治人物,即使語言具爭議甚至侮辱性,也有機會被視為「政治諷刺」而非仇恨言論。

 

英國政府的「外交考量」

 

  英國警方的逮捕行動,很可能只是向特朗普示意的一場「表演」。畢竟,一旦事件牽扯到外交層面,英國仍須謹慎,以避免與美國正面衝突。目前,英國在法律上仍保障言論自由與集會自由;然而,如果當局動用其他法規將涉事者定罪,此案將成為觀察英國是否逐步走向「極權」的重要指標。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李家超稱現無法律針對濫用輸入勞工的僱主,若用其他方法或「殺錯良民」,你是否認同?► 立即了解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