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2/10/2025

穩賺投資,博恒生私有化成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唐德玲

    唐德玲

    古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作為一位從事理財策劃十多年的職業女性,我想補充一點:「女子愛財,投資有道」。女性對金錢的觀念和觸覺,肯定跟男性不同,這一點從我和我的客戶中便可見一斑。

    女子愛財

    隔周更新

  姊妹們,連續幾次提到,港股自去年起見底回升之後,投資市場就變得熱鬧,無論新股和舊股都有明星股出現(新股有寧德時代(03750),舊股則有泡泡瑪特(09992))。而當股市暢旺時,也會有更多收購合併的動作。

 

  本月初就有一宗頗為震撼的消息,那就是恒生銀行(00011)的大股東滙豐控股(00005)提出,以每股155元的作價,向其餘股東收購恒生的股份,成功之後,恒生將撤銷上市地位,這個行動就是大家聽到新聞報道中提到的「私有化」。

 

  現實上,雖然很多公司夢寐以求想上市,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有上市公司想放棄上市地位,背後可能有很多原因。不過,今日我不想和大家討論滙控私有化恒生的背後原因,而是想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可能是穩賺的「投資」。

 

  事緣我有位姊妺Maria,當滙控公布私有化恒生當日(10月9日),眼見恒生的股價比起私有化價錢有一段距離,就飛撲入市,以每股149元掃入5000股,博私有化成功後,就可以穩賺幾萬元。

 

滙控提出以每股155元的作價,將恒生私有化。(Shutterstock)

 

  「當日早上我聽到新聞後,望到恒生的股價大升,由上日收市的119元升至150元左右,但有趣的是,恒生在這個水位又不再升了,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在150元之下買到恒生,豈不是穩賺5元以上?而且,新聞公布還說,股東可以收到第三季股息,不會在收購價中扣除,那麼還可以多收1.3元,這個算是無風險投資吧!我有沒有理解錯?」Maria以帶點興奮但又有少許憂心的口吻問我。

 

  「基本上,妳的理解沒錯,大前提是恒生的私有化建議能夠通過。」

 

  「明白,但是,為甚麼恒生的股價不會升至155元的收購價?難道有機會告吹?」Maria追問。

 

  「滙控今次以三成溢價(以收購價對比公布消息前的收市價119元計)來提出收購,算是十分慷慨了,因為過去幾年,恒生的股價都走弱。要數高位,可能要數到2018至2019年,那時也不過210元左右。除非真的是在這個摸頂位買入恒生,否則,連同這幾年所收的股息(去年全年股息6.8元),絕大部分人都應該有錢賺,所以,我估計,私有化建議通過的機會很大。再者,恒生的最大股東就是滙控(持有63%股權),之外就沒有明顯的機構投資者,所以,應該不會有太大阻力的。」我告訴Maria。

 

  「那麼,我以149元買入了5000股,連同派息(第三季中期息每股1.3元),但不計手續費,每股應該可賺7.3元?也有近5%的利潤,這是不是所謂的『無風險利潤』?」

 

  「哈哈,妳說得對,如果私有化真的通過,妳這宗買賣,每股可以賺到7.3元左右。但剛才妳問,為甚麼恒生的股價,不能一下子升至155元的收購價水平,妳知道是甚麼原因嗎?」

 

  「嗯,我就是有點不明白!這才造就我這次的搵錢機會嘛!」

 

  「讓我告訴妳吧!假設私有化建議可以獲得通過,但這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滙控要先向恒生股東發出要約文件,然後召開股東大會,通過之後仍然要待法律程序完成後,小股東才可以收到錢,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根據公布,估計這宗交易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即是整段時間長達半年至9個月。換句話說,這5%左右的差額就是妳等的代價了。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妳綁住的錢也有機會成本嘛,因為妳不買恒生,轉而趁最近的調整去買其他股票,可能用較短時間,就可以賺更多呢!」

 

  「哦,明白了!但我想問,如果我是原有的恒生股東,我不想等,又是否值得在現水平沽貨呢?」

 

  「當然可以!因為恒生股價已經因為私有化建議而急升近兩成多,正如我所說,絕大部分股東在恒生身上都是賺錢的。如果計過數,再持有半年,也只不過多賺幾個巴仙的利潤,當然可以考慮提早收割,換馬至其他投資。但隨著完成收購的日子愈近,恒生的股價就會愈接近155元的收購價。」

 

  「完全明白,總之,現價和收購價的差額,就是反映私有化成功的機會和收到錢的時間,對嗎?」

 

  「全對!」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