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2025
月月派息,就要搣本派息?
上日提到,一些息率高達6至10厘的派息基金,往往是債券基金(個別純股票的基金也可能有6至7厘息,基金經理有可能要做一些衍生工具買賣去多賺一點收入來派息),而且都是持有高息企業債的基金。
這類派息基金的息率雖然吸引,但正正由於基金持有的債券質素較差,只要有部分債券出現問題,基金價格就會隨著債價下跌而急挫,再由於基金經理可能會換馬至息率較低的債券去避險,令到派息也要減,造成我所謂的「雙失」。
幾年前的內房債務危機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很多高息債的基金,都會持有一些房地產商發行的債券,尤其是內地房地產商發行的債券。據我所知,絕大部分這類債券基金現時的價格仍比當年「高位」下跌最少三至四成。投資者要不沽出這些基金止蝕,要不繼續持有收息,和基金「鬥長命」。
因此,我不鼓勵小投資者在選擇派息基金時,只從息率高低去考慮。稍後我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以建立一個收息的基金組合。
今日我想和大家談談坊間經常提到,派息基金會「搣本」派息的問題。如果派息基金真的經常搣本去派息,確實會拖低基金的價格。
如果派息基金派的息是從本金中扣除,絕不划算。(Envato)
感覺上,股票好像不會搣本派息的,因為當一間公司賺了錢,只會把當中的一個百分比用來派息,這個百分比就稱為「派息比率」,例如公司每股賺1元,派息每股0.5元,派息比率就是50%。
現實上,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派息比率都不會超過100%,有七至八成已經算很慷慨了。現實上,一家公司將所賺的都派給股東,長線來說未必是好事,因為這就等於公司沒有儲備去發展了。長期都不發展,只靠食老本,對股東絕非好事。
不過,某些公司在某些年度,可能會「派凸息」,即是每股賺1元,可能每股會派1.2元,又或者以特別股息的名義回饋股東。明顯地,多派的部分,是從公司的現金儲備中撥出來。如是的話,這也算搣本派息,因為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會減少。但這種情況不常見,所以大家都沒有留意。
但派息基金是月月派息的,坊間就有很多說法,指很多派息基金為了吸引投資者,就以高息招徠,萬一做不到,就搣一些本去派息,即是你派了息給我,但就在我的本金中扣除,那即是我自己套現來賺息,絕不划算。
實情是否如此?我希望向大家解說一下,但今日的篇幅有限,詳情我會留待下回分解,我今日想先指出一點,證監會是有指引,要求基金公司就所有派息基金,至少提供過去一年的派息「來源」,以供投資者參考。
所謂派息來源,就是我所說的「本金」和「可供分派的收入」,下次我會詳細交代,何謂本金,以及何謂可供分派收入。下回再分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網戀騙案:專家分析為何女性/高學歷人士較易「沉船」!若不幸被騙,如何處理自己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