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8/2025
AI熱潮退燒?NVIDIA押注Robot,力推機械人大腦Jetson Thor,搶捕兆美元級成長新機會!
輝達(NVIDIA)如今已登上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寶座,幾乎獨霸整個AI晶片市場。然而,隨著外界開始憂慮AI晶片需求放緩,不少人都可能會問:NVIDIA下一個增長引擎將會是甚麼?執行長黃仁勳給出的答案是「機械人」。輝達針對機械人市場的部署,並非親自落場製造機械人,而是提供新一代開發套件「Jetson Thor」,讓各家機械人公司在其平台上各展所長,締造百花齊放的產業生態。黃仁勳這一步能否引領機械人產業迎來新一輪革命?
Read More
機械人ChatGPT時刻將臨?NVIDIA世界模型Cosmos加速全球Robot開發,但有侵權隱憂!
Robot時代降臨!人形機械人模型GR00T N1免費任用,解讀NVIDIA開源背後的商業算盤!
業績超市場預期但股價不升反跌
2025年8月27日,NVIDIA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達467億美元(約3,643億港元),較2024年同期勁增 56%;淨利則成長59%至264億美元(約2,059億港元),雙雙超越市場預期。同時,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將達540億美元(約4,212億港元),高於市場共識的531億美元。但在如此佳績之下,輝達股價卻不升反跌,盤後股價一度暴瀉5%。
究其原委,只因輝達數據中心營收未達預期:第二季收入只有411億美元(約3,206億港元),略低於市場預測的413億美元;其中圖像處理器(GPU)銷售達338億美元(約2,636億港元),但因H20晶片無法在中國出貨,拖累整體表現;加上市場對AI基建投資熱潮降溫、AI晶片需求放緩的憂慮,所以看淡NVIDIA晶片業務後市。
值得留意的是,輝達於2024年初將自駕車部門與機械人部門,合併為新部門「Automotive and Robotics」,雖然規模仍小,第二季營收為5.86億美元(約45.71億港元),僅佔公司總營收約1%,但成長速度驚人,年增率高達69%。黃仁勳在2025年度股東大會上豪言:「我們公司有很多成長機會,其中AI和機械人是最大的兩個領域,代表著數兆美元的成長機會。」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社交平台X上傳一段短片,在片段中他在一張卡片上寫下「給機械人,享用你的新大腦!」預告為機械人而設的新產品即將面世。(圖片來源:翻攝X.com@NVIDIARobotics影片)
瞄準機械人市場推Jetson Thor
第二季財報發表前夕,NVIDIA於2025年8月25日宣布推出被稱為「機械人大腦」的Jetson Thor開發套件,旨在協助機械人公司加速研發進程。輝達機械人及邊緣AI副總裁迪普·塔拉(Deepu Talla)表示:「我們不製造機器人,也不生產汽車,但我們透過基礎設施電腦與相關軟件,賦能整個產業。」
Jetson Thor運算模組採用最新Blackwell架構的圖像處理器(GPU),搭配14核心Arm Neoverse-V3AE架構中央處理器(CPU),以及128 GB的LPDDR5記憶體,AI運算力高達2,070 TFLOPS。跟前代產品Jetson Orin 相比,Jetson Thor的AI運算力提升7.5倍,CPU效能也增強3.1倍,足以支援AI模型直接在機械人本體上即時運行,大幅降低對雲端的依賴,真正實現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
更重要的是,Jetson Thor攻克了機械人技術的其中一個最大瓶頸——同時執行多重AI工作流程,讓AI模型能以低延遲方式處理感測器採集的大量環境數據,並進行即時AI推論,確保機械人動作順暢,能夠與人類和現實環境實時互動。
Jetson Thor開發套件的售價為3,499美元(約27,292港元),包含運算模組、開發板、散熱器、以及連接介面,預計將於2025年9月起陸續出貨。(圖片來源:輝達官網)
Jetson Thor降機械人開發門檻
NVIDIA表示,Jetson Thor支援主流的生成式AI框架與推理模型,例如:Cosmos Reason、Gemini、Llama和DeepSeek模型,以至機械人專用模型Isaac GR00T。Jetson Thor現已被多家機械人廠商採用,包括:專注人形機械人開發的Figure AI、以研發機械狗而聞名的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雙足機械人初創Agility Robotics、亞馬遜旗下倉庫機械人公司Amazon Robotics、醫療機械人公司Medtronic、以至Meta新成立的機械人研發團隊。
Figure AI執行長布雷特·阿德考克(Brett Adcock)表示,Jetson Thor使他們能夠在機械人上直接部署大型AI模型,有助降低技術門檻,縮短開發週期。Agility Robotics執行長佩吉·強森(Peggy Johnson)強調,Jetson Thor的邊緣運算能力,顯著提升機械人的即時反應速度,讓它們能在倉庫和工廠中,展現過去難以想像的精巧操作能力。
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測,隨著愈來愈多廠商使用Jetson Thor,並逐步構建生態圈,人形機械人晶片市場規模可望在2028年突破4,800萬美元(約3.74兆港元)。
機械人安裝了Jetson Thor運算模組後,本體擁有伺服器等級的運算力,可以減少對雲端運算的依賴。(圖片來源:翻攝輝達官方YouTube影片)
2050年機械人市場達5兆美元
黃仁勳的野心當然不止於此。Jetson Thor被定位為「機械人大腦」,若能獲得廣泛採用,讓機械人廠商高度依賴其軟硬件整合方案,等於NVIDIA掌握了產業生態核心,這恰如微軟(Microsoft)當年憑藉《Windows》取得PC市場的話語權。輝達已在AI晶片和數據中心領域奠定霸主地位,Jetson Thor則將這優勢延伸至機械人產業,使NVIDIA可以掌控現在、甚至未來的AI市場發展。
摩根士丹利研究預估,到2050年人形機械人市場可能突破5兆美元(約39兆港元)規模,這不僅涵蓋裝置銷售,還包括配套的供應鏈、維護與支援服務等相關產業;屆時全球可能會有逾10億部人形機械人投入運作。如此龐大的潛在市場,才是黃仁勳的真正目標。
不過TrendForce指出,Jetson Thor開發套件定價為3,499美元(約27,292港元),遠高於前代Jetson Orin的1,499美元(約11,692港元)。從市場普及角度來看,這價格可能讓只需機械人執行簡單任務的廠商望之卻步;倘若廠商目標是針對特定應用場景,快速部署低成本的機械人方案,就有可能選用較廉價的晶片。由此可見,儘管 NVIDIA 企圖藉 Jetson Thor 攻佔這個兆美元級新興市場,但未來仍需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