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25日北京專電》海關總署副署長趙增連今日在國新辦發布
會上表示,海關不斷增強政策供給能力和水平,為企業降本增效。其中,通過創新監管模式,讓
進口礦產品、出口鋰電池通關時長壓縮了80%以上。對進口大宗商品實施智能化查驗,助力企
業增效18億元(人民幣.下同)。查發進口短重(短斤缺兩)商品3﹒9萬批,為企業挽回近
100億元的經濟損失。
他又提到,海關開展嚴防外來物種入侵專項行動,在監管現場配備了智能查檢設備,在不開
包的情況下,讓蜘蛛、甲蟲等「異寵」無所遁形。「十四五」以來,查獲「異寵」6﹒4萬餘隻
,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27﹒8萬批次。他提醒,「異寵」有風險,不可隨便寵。
他並指,「十四五」以來,海關在口岸檢出了18萬例傳染病。海關對超過6億多進境人員
進行檢疫,另外對3億進境交通運輸器具實施衛生檢疫,截獲了病媒生物525萬隻,有效防範
了30餘種蟲媒傳染病的傳入。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