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出台,香港繼續排第3,僅次於紐約和倫敦,香港短板是金融產品多元化不足。港府提出推動債市發展,香港宜利用離岸人民幣中心優勢,將人債做大做強,讓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再上層樓。
拓債市路線圖,扭轉強股弱債
英國智庫Z/Yen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布最新報告,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沒變動,但首四位總評分相差僅一分,競爭激烈。香港在營商環境、基建設施、聲譽和綜合三個類別排第一,但金融業發展水平卻排第三,反映香港強項在股市和保險,在其他金融產品並不突出。不過,香港在金融科技排名躍居第一,其次是深圳和紐約。
「紐倫港」排名不變,與美元霸權有關。美元主導全球債券市場,發行規模龐大,一向被視為沒風險資產,而英國是離岸美元中心,令紐約和倫敦一直是全球資本的借貸、外匯交易的主要金融市場。盡管近年世界多國掀起「去美元化」行動,逐步減少美元資產,但短期無法撼動美元地位。
香港若要在金融中心排名再上新台階,需要補金融產品和服務多元化不足的短板。此時,證監會和金管局公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提出促進一級市場發行、增強二級市場流動性、拓闊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構建新一代基礎設施,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中心的定位。
路線圖發布,可謂是推動本港金融產品多元化的及時雨,尤其是抓住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獨特優勢,深化離岸人民幣業務。
雖然國際資金近年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但有債券發行人指,以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未有零風險利率曲線作為參考,市場也缺乏對沖內地資產風險的衍生產品,令到相關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與日俱增。
有見及此,人行作出配合,昨天宣布將擴充互換通每日交易淨限額由200億元人民幣增至450億元,還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內地債券市場展開回購業務,並支持香港提供更多離岸人民幣資產產品。人行亦表示,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業務平台已正式在上海運作,並推出三大業務平台:數字人民幣跨境數字支付平台、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服務平台及數字資產平台,為跨境貿易及投融資便利化提供助力。
強化金融科技,助穩定幣落地
香港宜把握機遇,盡快與內地相關部門緊密磋商合作,推出一些人民幣計價的新產品供投資者選擇,並盡快推進落實人民幣國債期貨在港上市,吸引海內外投資者購買相關金融產品,以便更妥善地管理配置資產組合。同時,亦要確保相關產品只在香港有交易,令到本港離岸人民幣中心跟上海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有明確分工,彰顯香港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
此外,香港亦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優勢,強化金融基建,提升競爭力。當局要積極推進數字港元和穩定幣在跨境支付、供應鏈管理等應用場景的落地,有序推動使用穩定幣,構建一個可信賴數字資產生態圈,為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帶來實質效益。
當局亦要加速建立香港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盡快把機場的黃金倉儲擴容,並建立對接國際標準的黃金清算系統,吸引國際金商進駐並將實體金條轉倉到香港存放,不但可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可為日後與內地合作,建立金市互聯互通,增加國家在金市的話語權。
香港推出多元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建立起更均衡發展的金融生態體系,既可補短板,還要加力將金融科技領先優勢進一步拉闊,提升競爭力,不但有助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可為國家發展大局作貢獻。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