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OutReach Newswire

2025-09-22 09:00

8歲女孩自覺是「鬼」不受關注 以藝術創作尋回童真

「表達繹我心」計劃走入深水埗社區客廳 助兒童表達內心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9月22日 - 想小朋友擁有快樂童年,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空間去探索自我、健康成長,並發展社交情緒技能,藝術創作正是其中一種通往兒童內心的途徑,鼓勵他們自由地表達所思所想,培養能面對未來挑戰的韌性與正向心態。香港救助兒童會的「表達繹我心」兒童心理健康支援計劃,不僅深入小學校園,更積極與社區夥伴協作,包括進駐深水埗社區客廳等基層服務點,讓兒童也能透過藝術創作獲得心理支援與成長機會。

8歲女孩Cara*(右)以藝術創作抒發情感
8歲女孩Cara*(右)以藝術創作抒發情感

家中「小大人」擔當照顧者 在另一「客廳」尋回童真

對於深水埗的街坊而言,社區客廳是一個相聚交流、拓展社交生活的地方,對8歲的Cara* 來說更等於半個家。Cara與家人一同住在約150尺的房子裡,居住環境狹小,她的3位弟妹多待在家裡,Cara則每天放學都會到「客廳」做功課、與朋友玩耍,而且總會待到臨近「客廳」關門才回家。她透露自從弟妹出生後,父母對她的關注大大減少,有時甚至要分擔照顧者的責任,令她的童年生活逐漸起了變化。

Cara的媽媽坦言,和女兒的溝通時間比以往大大減少:「肯定比她小時候少了時間聊天,那時家裡只有她一個(小孩),現在有弟弟妹妹,照顧她的時間自然減少了。」她心裡明白女兒需要關注與陪伴,可惜育兒壓力讓她力不從心。

5歲的弟弟因患有多動症,需要貼身照料,甚至連上課時間也要母親陪伴在側。3歲的妹妹和2歲的弟弟年紀尚小,日常生活起居都需要照顧,媽媽幾乎沒有一刻能真正停下來喘息。即使已經為了照顧年幼子女而要到處奔走,Cara媽媽仍努力在有限的時間中多帶同弟妹到社區客廳找Cara,盡其所能創造親子時光。無奈她始終分身乏術,連抽空讓自己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但想到孩子們都需要她,她只能咬緊牙關撐下去。而父親為了養家,每天早出晚歸,幾乎沒有假期可以享受家庭樂。這份無奈與掙扎,正是許多有特殊需要兒童家庭的縮影——父母渴望公平地照顧每一位子女,卻往往因為資源與時間有限,只能在現實與理想之間艱難取捨。

Cara自覺得不到父母關注,會形容自己是「鬼」:「甚麼都沒有、空白一片,沒有人會理會我。」她有時會怪責弟妹搶走了父母的注意力,但這種情緒並非純粹的埋怨,而是源於一種深層的矛盾與掙扎。常與Cara接觸的社區客廳社工觀察到,作為大姐姐的她,對年幼的弟妹愛護有加,在媽媽忙不過來時會主動幫忙照顧、哄他們玩耍。她明白媽媽已經很辛苦,也知道弟妹需要照顧,但8歲的她心底仍渴望父母的愛與關注。這種「既懂事又渴望被照顧」的無奈,讓Cara容易感到情緒糾結。唯獨在「客廳」才能暫時放下「懂事的大家姐」的角色,讓她做回一個無憂無慮的小朋友。

以藝術為鑰匙 解開心中鬱結、紓解情緒

社區客廳的社工形容最初Cara不太懂得表達情感,雖然渴望父母關心卻不敢明言,把很多情緒都藏在心底,亦曾在「客廳」躲起來哭。唯一能讓她找到寄託的活動,就是在手機上繪畫,這也可能是她自薦參加「表達繹我心」計劃的原因之一。

香港救助兒童會的計劃透過8堂藝術創作課,鼓勵小朋友以藝術表達情感,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各種情緒,以及處理情緒的方法。Cara形容計劃的課堂可以自由創作,讓她「非常非常快樂」,且相隔半年依然記得課堂內容,包括如何在有需要時抒發情感,以冷靜瓶紓解煩躁和緊張心情,「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寫下來,再放進盒子裡。」

Cara亦學會了以正向的思維去面對負面情緒。她說:「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情,就不會(言語上)攻擊其他人。現在會記住學到的知識、開心的事、老師的說話,和爸爸、媽媽、外公的事。不開心的事就不會記住,那只會令自己更不開心。」

以藝術創作表達情感,亦能讓家長欣賞到孩子的優點。曾有參與課堂的孩子分享,平時在學校視藝科的勞作不能帶回家,家人不會看見自己的成果。能將作品帶回家,對於部分孩子來說是一個「小確幸」。Cara說:「爸爸媽媽現在會稱讚我,我覺得很開心。媽媽一向都不會畫畫,但見到(我的)作品才知道我畫畫這麼好。」這種表達和展現情感的態度亦延展至Cara的生活中,她早前創作了一個話劇劇本,更主動邀請「客廳」的社工和朋友一起排練,並合力完成一場精采演出,以創作展現真我。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曾迦慧在談及「表達繹我心」計劃時,感觸分享:「每個孩子的心裡,都藏著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但有時他們會因為種種困難,而找不到表達的出口。」而「表達繹我心」計劃就像一把鑰匙,透過藝術創作幫助兒童打開內心的門窗。曾迦慧接續解釋:「我們深信,讓兒童學習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做朋友,無論未來遇到任何挑戰,都能以更正向、更堅韌的姿態去面對,健康快樂地成長。」

註:

* 為保護身份,Cara為化名

Hashtag: #SavetheChildrenHongKong #MentalWellbeing #ExpressiveArt #HealingHeartAndMind






YouTube: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香港救助兒童會

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相信每位兒童都應該擁有未來。在香港及世界各地,救助兒童會竭盡所能,在平日及危難時刻,讓兒童健康成長,並獲享學習機會和受到保護。憑藉100多年的經驗與專業,救助兒童會是世界上首間的獨立兒童機構—致力改變生命和我們共享的未來。

救助兒童會在約100個國家開展工作。成立於 2009 年的香港救助兒童會是全球運動的一分子,與兒童、家庭、學校、社區和支持者合作,為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兒童帶來持久的改變。如欲了解更多,瀏覽香港救助兒童會的,或追蹤香港救助兒童會的

source: Save the Children Hong Kong

【你點睇?】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你認為今次施政報告整體表現如何?你最支持哪個政策方向?► 立即投票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說說心理話

貨幣攻略

關稅戰

大國博弈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