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讀】廣東首季GDP規模首超3萬億 深圳增6.5%跑出

03/05/2023

 

  中國2023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2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5%,大勝市場預期,不過消費、生產數據強弱分化,顯示疫後恢復不均。隨後各省市陸續出爐一季度地區重點經濟指標,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六個經濟大省支撐大局,廣東省GDP規模首次跨過3萬億元;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只有深圳的GDP同比增長6.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北京上海分別增3.1%及3%,廣州僅增1.8%。

 

北京街景

(資料圖片)

 

吉林、西藏並列GDP增速第一


  增速方面,在基數和製造業影響下,各地公布的經濟指標表現分化,31個省份中,有23個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4.5%的平均增長水平,另外8省低於全國水平。吉林、西藏同比增長8.2%,並列增速第一;而江西和福建分別增長1.2%和1.7%墊底。


  基數是導致去年和今年增速反差較大的重要原因。去年同期增速靠後的東北、中西部地區,一躍領漲,而去年增速位居前列的一些省份增速卻大幅下滑,以製造業支撐去年高增長的省份壓力則更大,例如去年全年以4.7%的增速並列全國第一的江西和福建,兩省的第二產業較去年分別下降2.4%和2.7%,今年一季度均排名最後。


廣東省GDP首跨3萬億

  從總量看,各省份經濟普遍加速,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6個經濟大省支撐大局,居地方GDP總量前列,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約44.65%。其中,廣東省GDP規模首次跨過3萬億元,江蘇省以超2.9萬億元緊隨其後,山東省首次超過2萬億元,浙江省首次超過1.8萬億元。

 

GDP表一

 

疫後消費快速復甦

 

  各經濟大省一季度服務業均在加快恢復,服務業增速普遍在4.5%以上。海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由去年全年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拉動GDP增長5個百分點。四川、浙江、湖北服務業增速均超過6%。


  除了放鬆疫情防控之外,各地在首季密集出台促銷費活動及政策,一季度各地針對文旅、汽車和房地產等行業密集發放消費券等,都加速服務業和消費回升。


  不過快速增長背後亦有隱憂,四川在4月召開專題會議上指出,今年以來四川省消費運行呈現快速恢復的良好態勢,特別是春節期間出現一波消費爆發式回補,之後消費熱度、消費意願、消費需求又不同程度回落,都反映出當地消費向好基礎仍不穩固。


  惟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易小光在接受內媒採訪時表示,短期的刺激政策是居民自身消費商品的轉移和調整,居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增強才能根本上促進消費。要創造條件改善消費環境,也要增加居民收入和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中所比重。


滬京廣製造業均承壓  深圳跑出

 

  分城市看,上海、北京的生產總值仍穩居前二,廣州儘管總量微超重慶再奪「第四城」位置,不過按年增不足2%顯疲勢。惟排名第三的深圳則以6.5%的增速跑出,與頭兩名距離拉近。從一線城市的數據看,製造業復甦成影響經濟增速的重要因素。


  2023年一季度,上海地區生產總值10536.22億元,居各城市之首,但在上年封城的低基數下,同比亦僅增長3%;北京一季度GDP為9947.7億元,同比增3.1%;廣州GDP為6963.92億元,以微弱的優勢超重慶,重返總量全國第四,不過一季度同比僅增1.8%。三城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均未轉正,分別降0.9%、6%及4%。

 

GDP表二


  值得留意的是,北京與此前新冠疫苗集中生產導致基數較高有關,北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4%,其中,醫藥製造業下降43.7%,剔除新冠疫苗生產因素下降3%。廣州則由於市場需求不足,部分支柱行業均出現下滑。廣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8%,汽車製造業面臨高基數和傳統燃油車市場需求收縮壓力,增加值下降12%;而電子產品製造業也有8.9%的下滑,成為廣州工業增長承壓的主要原因。


  而一季度深圳生產總值為7772.19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為前四城市中最快,相較去年一季度,與北京、上海的差距有所縮小。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增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當中汽車製造業增長75.8%,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量分別增長127.6%、89.2%。外貿出口增长23.8%。

 

多間大行上調全年預測  料二季度續反彈


  首季數據公布后,已陸續有摩根大通、瑞銀、花旗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集中上調中國今年全年GDP增速預期。摩根大通將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值從6%上調至6.4%;瑞銀將今年GDP增速預測值從5.4%上調至5.7%;花旗將今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7%上调至6.1%;高盛早在3月中旬就將全年GDP預測從5.5%上調至6%。


  展望未來,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二季度將是另一個甜蜜期,原因在於去年的同期基數更低,二季度的經濟同比增長幅度將更加明顯。瑞銀同樣認為,二季度社會零售和房地產活動同比增速可能將繼續大幅反彈。花旗集團並認為,今年可能是中國決策者化解結構性問題的窗口期,包括民間信心疲弱、青年失業率以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等。


  對於今年後續財政貨幣政策是否有加碼的可能,多數機構認為宏觀政策保持當前基調不變的概率較大。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考慮到一季度GDP增速超預期以及內需復甦啟動,預計未來幾個月宏觀政策保持積極支持的基調基本不變。

 

撰文:經濟通記者吳迪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延伸閱讀

緊貼市況
  • 08111 中國科技產業集團
  • 0.101
  • 00975 MONGOL MINING
  • 10.370
  • 00316 東方海外國際
  • 135.900
  • 00027 銀河娛樂
  • 42.320
  • 01772 贛鋒鋰業
  • 53.350
  • 06823 香港電訊-SS
  • 12.020
  • 目標︰$12.60
  • 06862 海底撈
  • 13.960
  • 目標︰--
  • 06160 百濟神州
  • 212.600
  • 目標︰$215.00
  • 00152 深圳國際
  • 8.620
  • 目標︰$9.50
  • 09988 阿里巴巴-W
  • 156.800
  • 目標︰$186.20
  • 09988 阿里巴巴-W
  • 156.800
  • 00981 中芯國際
  • 73.250
  • 01810 小米集團-W
  • 43.700
  • 00823 領展房產基金
  • 42.060
  • 01024 快手-W
  • 69.700
  • 02232 晶苑國際
  • 7.230
  • 目標︰--
  • 02423 貝殼-W
  • 43.540
  • 目標︰$50.00
  • 02198 中國三江化工
  • 2.940
  • 目標︰$3.15
品味生活
備註: 本地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2/11/2025 18:00
中國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2/11/2025 16:29
期指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2/11/2025 20:56
緊貼市況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12/11/2025 16:40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初心不變 風雨無阻 與你並肩投資路,立即加入成為etnet YouTube頻道會員!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