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新一頁 拉升金融中心競爭力
28/03/2019
金管局昨發出三個虛擬銀行牌照,為市民帶來銀行服務新體驗,也讓香港在金融科技追落後。虛擬銀行會否在港開花結果,顛覆傳統銀行業生態,雖有待觀察,但應可提升本港金融中心的多元化。
三財團獲發牌 兩發鈔行中標
金管局從33個申請者中,按業務發展計劃,提交資料,以及符合政策要求下,批出三個牌照,由中銀香港(02388)為首的Livi VB Ltd、以渣打銀行(02888)牽頭的SC Digital Solutions Ltd,及眾安在綫(06060)為首的眾安虛擬金融三個財團奪得。他們將於6至9個月內推出服務,而金管局則視乎市場反應再處理其他申請。
金管局發虛擬銀行牌照極具標誌性,因英國倫敦、美國及內地早已有虛擬銀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方面明顯滯後,現在終落實推出虛擬銀行,有利提升本港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今次兩大發鈔銀行也參與競逐虛擬銀行牌照,因海外經驗顯示虛擬銀行面世,對傳統銀行業造成不同的衝擊。即使傳統銀行早已採取「金融+互聯網」模式,只是以互聯網作為工具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虛擬銀行卻採「互聯網+金融」模式,透過高度倚賴科技應用,壓低成本,從流量和資料切人,提供個人化金融服務,改變銀行業生態。
虛擬銀行一切在網上運作,可大大減省營運所需的租金、裝修和人手開支,從而向客戶提供更高的存款息率和較低的貸款息率,令客戶得益。虛擬銀行全天候運作,免除在分行排隊麻煩,又可快速批核借貸申請,故可望從傳統銀行搶走不少青年客戶和追求高息的存戶。
中銀香港和渣打不約而同試圖創建「銀行+互聯網+零售」的新跨界模式,希望透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為客戶提供更切合其興趣和需要的產品及服務,在搶客之餘,也為合作夥伴拓展商機,爭取多贏局面。
銀行落場實驗 汲經驗減風險
傳統銀行擔心業務被虛擬銀行衝擊,加上投資虛擬銀行費用不大,於是親自落場實驗,以控制風險。若實驗成功,可讓業務多元化,增加市佔率;即使實驗失敗,也可從中汲取經驗,用來改善傳統銀行業務營運。
虛擬銀行在港能否開花結果,成為一門賺錢的新行業,有待時間驗證,但只要它能透過科技處理到香港市場缺口,又回應到客戶需要,則大有發展空間,同時亦可鞏固本港金融中心的發展。
【說說心理話】推崇「是旦主義」!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人生如「腸粉」,要加上不同醬料,才會有韻味►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