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走弱拉警報 精準控疫解民困
08/11/2022
新冠疫下撐起內地經濟的進出口,10月皆意外地逾兩年來首跌。隨着確診數字再反彈,今年餘下時間外貿和內需俱未許樂觀。中央政府平衡利害後,決定維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但重申必須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準,顯然了解地方措施層層加碼所引致的困擾。北京作為首都,更要以身作則,準確拿揑和解說,帶頭抵住民眾的抗疫疲勞。
減買舶貨儲蓄 免赴商場避險
以美元計算,內地上月出口按年跌0.3%,遜預期的升4.5%,更較9月份增加5.7%急跌。環球高息環境、經濟失速固然擠壓外需,但疫情管控同樣限制全國工廠運作,蘋果公司便剛預告,河南鄭州的最大代工廠房產能顯著下降,延誤新款電話旺季赴運。投行多已預測,今年餘下兩個月出口跌幅仍將擴大。
進口由升轉跌本身未必拖累經濟,惟大宗商品進口普遍下滑,預示接續的加工出口也將疲弱;民眾少買舶來貨,既是民眾增加儲蓄應急的體現,也反映不少人正受管控,又或乾脆避免前往擠擁地方如商場「明哲保身」,削弱了消費。
國家聯防聯控辦公室上周六舉行記者會,重申堅持動態清零,但國家疾控局官員強調,會總結各地防控效果,不斷改善措施,以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其間兩次點名鄭州,屢遭投訴隨意將限制出行範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且隨意以靜默、封城代替管控。
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定以動態清零作總方針已接近1年,但部分官員為免疫情影響仕途,執行上從嚴從緊,「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積弊,民眾延醫失救等次生亂象,依然所在多有。
作為一國之都,北京健康碼的「彈窗」機制,更令本地和外省人士尤感勞累。官方利用手機定位、個人掃碼等大數據資料,發現手機持有人曾與染疫者「時空交會」,便會彈出一串文字(彈窗),勒令回家隔離,又或禁止進京。
「彈窗」準則客觀 妥善解說執行
不過,茲事體大的中共二十大過後,近日仍傳出入京出現大小障礙,如數十名央媒記者採訪上海進博會後,據報因集體彈窗須求助中宣部,也有名人前往沒疫情的浙江湖州後,被禁返京。
北京彈窗的嚴寬可以斟酌,但既有明文列出的客觀準則,應當妥善解說和實施。倘有例不依,不僅令人無所適從,也會顯得執行粗疏,難成別市楷模。疾控局不點名提醒後,北京昨日聲言會因應民眾關切和疑慮,完善相關服務,實際轉變尚待觀察。
香港是國家聯通世界的窗口,當前在調整放寬防疫,可說擔起先行先試重要角色。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周成功舉辦後,政府總結經驗後昨日公布,月內容許旅行社帶人「團進團出」,令廣大遊客今後與財金巨子一樣,持黃碼也可進入博物館、在分隔區域用餐等等。
全國抗疫至今近3年,內地和香港的整體疫苗接種率已勝過不少海外地區,如何平衡變異病毒株乍現和經濟放緩的雙重挑戰,上情下達令疫策面面俱到,顯然是民眾能否抗擊抗疫疲勞的關鍵。
【你點睇?】您是否也對日本的熊出沒情況感到擔憂?立即投票,讓我們知道您的想法。►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