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未發現濫用人才計劃來港產子情況,人才不可和「雙非」相提並論
15/10/2025
有議員關注據報有部分人士透過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產子後便離開,其目的只為讓子女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而非真正有意來港發展。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指,並未發現有人「以來港發展為名,產子為實」的情況,又指政府現時無計劃,對透過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人士,就預約分娩服務實施不同的限制或要求。
(資料圖片)
來港人才未對本地資源構成壓力
孫玉菡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入境處設有嚴謹有效的機制就每宗申請進行嚴格審批,申請獲批的都是香港希望吸納、具競爭力的人才,據觀察,仍未獲聘的人才都有興趣在港長遠發展,並未發現有人所謂「以來港發展為名,產子為實」的情況。
他指出,政府明白社會期望有限的公共資源用得其所,現時來港人才只佔香港整體人口很低比例,並無對本地資源構成壓力。
如發現有濫用情況,會採取適當措施
孫玉菡說,勞褔局會持續留意來港人才的落戶情況,蒐集人才在港生育的數據,作更完善的資源規劃,如發現有濫用人才入境計劃的情況,政府會採取適當措施。他又指,家庭是人才考慮移居時的重要因素,包括子女教育安排等;政府須照顧人才的家庭需要,令他們在香港安居樂業,亦歡迎人才在港成家生育,認為有助改善人口結構,緩解本地人口老化和生育率偏低的結構問題。
人才不可和「雙非」相提並論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質疑,在未有客觀數據的情況下,當局如何判斷沒有人才計劃濫用情況。孫玉菡強調,不應將人才和「雙非」相提並論,人才來港符合各方面要求,應該給予相應的尊重。他指出,近年嬰兒出生的數目穩定,不同於「雙非」年代的曲線增長。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