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時代】蔡英文仕途(二):後來居上,挑戰未止
05/09/2016
和希拉里的丈夫是美國前總統、朴槿惠的父親是韓國前總統等政壇女傑皆有家族背景不同,台灣首位女總統蔡英文沒有任何「靠山」,卻在一連串因緣際會之下,被推上寶島權力舞台的頂峰,打開亞洲政治的新大門。
根據一份外洩的2006年美國外交電報,蔡英文以技術官僚身分,奠定了「堅定的談判者」、「聰明的內行人」、「經濟歷練令人驚豔」的名聲,被認為能力極強、很有說服力。

蔡英文贏得2016年台灣總統選舉。
生氣方式:不斷地問問題
她與政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李登輝時代--以學者身分擔任行政院經濟部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以及從80年代起,擔任台灣加入WTO的首席談判代表長達15年。
談判桌生涯,讓本就性情內斂的蔡英文煉就「面無表情」。不動聲色,成了她的政治保護色,也遭人批評看不到本心。面對政壇的男性大佬文化,她適時展現么女性格,溫和不具威脅。就連生氣,也只是「不斷地問問題」,像嚴苛的指導教授,一直問到對方沒辦法回答為止。
當然,蔡英文也有強勢的一面。面對媒體,她一定先模擬問答,除非造好萬全準備,絕不輕易讓自己暴露在透明玻璃窗內被觀看。在當選台灣總統後,她更直接呼籲年輕人,「不要怕跟政府機關打交道、不用太溫良恭儉讓」。
扶搖直上,又遇挫折連連
2000年,蔡英文正式涉足政壇,於陳水扁任內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首任主任委員。在其任內,台灣通過「兩岸關係人民條例」修法,開放小三通、兩岸春節包機直航、完成了台港航權談判、台澳航權的談判。
2004年,蔡英文正式加入民進黨,並於2005年2月就任立法委員。立委任期不到一年,她進入蘇貞昌內閣接任行政院副閣揆。2008年,民進黨於總統選舉敗選後,蔡英文宣布參選黨主席,最終以57.14%的高得票率成為民進黨史上第一位女性正式黨主席。
即便政治生涯起步彷彿後來居上,但蔡英文於2010年新北市市長選舉、2012年總統選舉以些微差距分別輸給朱立倫、馬英九,可謂挫折連連,她於2012年1月14日宣布辭任民進黨主席。
矢言救台灣,惟民調直跌
正如她在2012年總統敗選感言中所說,「我們要堅強,我們一定要堅強,我們一定要比誰都堅強」,四年之後,再次以民進黨主席身分參選的蔡英文贏得總統選戰,台灣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
在「520」就職典禮上,蔡英文力陳國民黨執政8年來的種種弊端,包括面臨破產的年金制度、僵化的教育制度、經濟缺乏動能、人口急速老化、環境污染嚴重、司法失去信任、食品安全困擾、貧富差距嚴重、社會安全網破洞、年輕人低薪處境……
對此,她提出五大重點「救台灣」,包括經濟結構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推動轉型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外交與全球議題。
不過,上任三個月「蜜月期」已過,台灣智庫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蔡英文滿意度跌破50錄49.1%,相比上任滿月時的62.1%大跌;民眾對內閣的不滿意度則攀升至39.5%。有學者對此就指,「當初蔡英文的高聲望,或許因為選舉氣氛而泡沫化,現在只是回歸應有的聲望」。
內外交困,遊走大陸深綠
分析人士認為,蔡英文的三大挑戰包括:一,政府執行力,在人民信任下,維持兩岸經貿;二,政治領導力,在高漲本土意識下,維持多元平衡;三,兩岸溝通力,在中國大陸紅線下,維持對等交流。
眼下,從內而言,蔡英文承諾一年內提出可行的年金改革方案正遭遇愈來愈大的反彈,年金改革國是會議剛召開一個多月,年金改革已被扭曲為「職業鬥爭」和「世代鬥爭」。就在上周六(9月3日),由數十個軍隊、公務員、教師團體組成的「監督年金改革聯盟」號召超過25萬人走上街頭,要求政府在改革過程中勿操作對立鬥爭,並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
從外而言,中國大陸的強硬表態,包括兩岸溝通機制停擺、兩岸貨貿協議「不可能再談了」等,令訪台陸客人數明顯下滑。僅8月份,陸客觀光團就同比驟減55.3%,較7月跌幅35.2%續擴大,讓業者直呼「快無法呼吸了」。
未來,蔡英文如何帶領台灣打造一個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價值,追求永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又如何在中國大陸「一個中國」紅線和深綠支持者之前平衡遊走,能否真正Lightup Taiwan,讓人們拭目以待。
文:俞瑾 圖片:AFP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