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內地部分銀行正以一種「快借快還」的手法去達成新增貸款任務指標,甚至向客戶承諾利息由銀行承擔。
報道指,在浙江經營生產汽車零部件公司的Jerry Hu,上月接到來自中國最大銀行之一的信貸經理請求,希望他借款500萬元人民幣;款項先存入指定的銀行帳戶,下個月初再還款。銀行還表示會自行負責利息支出。
Hu的公司因現金流穩定、利潤可觀,是各家銀行追逐的優質客戶。他透露,「他們的經理一直給我打電話……我其實並不需要借錢,但還是同意幫忙」。
零售客戶也收到類似請求。在浙江一家銀行工作的Jane透露,幾家同業都曾希望她申請消費貸款,並承諾只需要借幾天就可還款。這些銀行甚至提出會幫付利息。
*銀行人士:被要求新增貸款不得低於去年水平*
報道指,與近20位銀行人士的訪談顯示,銀行面臨前所未有的完成監管考核指標壓力,但實際需求卻沒有那麼多。雖然各家銀行的目標不盡相同,但都被要求新增貸款不得低於去年水平。這些情況凸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之際,決策者面臨挑戰:他們可以降低融資成本並增加資金供應,但卻無法強迫人們借貸、消費或投資。
受訪的銀行人士擔心,在今年最後幾個月,有效貸款需求的人數可能會進一步減少,而創下紀錄低點的息差和不斷上升的不良貸款已給銀行帶來了巨大壓力。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暫未回應置評的請求。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