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發表研究報告指,綜合盈利、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等因素,該行測算恒指明年基準目標28000至29000點,樂觀情況見約31000點,悲觀情形在21000點附近,並測算基準情形下港股2026年盈利增長3%,其中非金融增長6%至7%,金融預計零增長。因此基準情形下市場指數層面空間有限。
該行建議,超配人工智能軟件與硬件、電力設備與新能源、化工、家居、創新藥;低配地產、食品零售、家庭個人用品。該行預計中國生產物價指數(PPI)或在今年底至明年一、二季度階段性走高,可以作為市場在交易層面切換到順周期的契機。
該行表示,港股經過一年上漲,已處於與一年前截然不同的位置,恒指動態估值為11.4倍,接近2015年以來均值上方1倍標準差,風險溢價更是一度低於2018年初「棚改」周期的低位,估值難言「便宜」,考慮當前水平,及今年主要以估值貢獻為主的特徵(貢獻了恒生科技30%漲幅的全部),接下來指數層面的空間打開需要盈利修復,不能單純寄希望於估值和風險溢價的無限上升。
《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
【你點睇?】您是否也對日本的熊出沒情況感到擔憂?立即投票,讓我們知道您的想法。►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