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67 恒指信證八七牛E (R 牛證)
即時 按盤價 跌0.010 -0.034 (-77.273%)

09/10/2025 12:30

【恒生私有化】恒生曾飆四成,滙控停回購插逾半成,兩股應如何部署?中小銀行可吼嗎?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滙豐控股於2025年10月9日宣布以每股155港元私有化恒生銀行,溢價30.3%,總支付1061.56億港元,恒生股價最高飆40%至168港元,滙控因暫停回購股價跌逾7%,東亞及大新銀行跟漲逾5%。

事實要點:
▷ 滙控私有化恒生每股155港元(溢價30.3%),總支付1061.56億港元
▷ 恒生股價最高飆升40%至168港元(半日收漲26.3%)
▷ 滙控暫停未來三季回購,股價最多跌7%至102.5港元
▷ 東亞及大新銀行股價升逾5%(東亞5.57%、大新5.46%)
▷ 私有化後滙控一級資本比率降125基點至14%

  滙豐控股(00005)今早發公告,擬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同系恒生銀行(00011)私有化,每股作價155元,較上日收市價119元溢價約三成,恒生股東仍可獲發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股價今早最多飆逾四成高見168元,半日則升約26%,是否仍可追入?另邊廂,滙控管理層指私有化恒生與其壞帳無關,並稱溢價30%已是相當吸引出價,但為維持一級資本比率,料未來三季不再回購,股價最多跌逾7%至102.5元,摩通認為滙控私有化恒生將長期獲益,仍予目標價122元,可否趁機吸納?另值得留意,一些中小型銀行可能亦憧憬獲提私有化股價急升,東亞(00023)及大新銀行(02356)都升逾半成,是否也值博?
 
*滙控擬溢價三成私有化恒生,恒生股東仍可獲第三次中期股息*
 
  滙豐控股與其全資附屬公司滙豐亞太,及恒生銀行有限公司聯合公布,滙豐亞太擬根據公司條例第673條,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恒生銀行,若計劃獲批並生效,每股恒生銀行股份將以現金港幣155元作價(扣除股息調整金額,如有)予以註銷,對價較恒生銀行股份最後交易日收市價119元溢價約30.3%。滙控建議對恒生的全部已發行股本估值約為2903.05億元,滙豐亞太將根據建議向計劃股東以現金支付的總額為1061.56億元。公告指,恒生銀行股東將獲發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而該股息不會從計劃對價中扣除。計劃對價不會提高,滙豐控股及滙豐亞太亦不保留提高權利。
 
  計劃須獲恒生銀行股東於法院會議及股東大會批准,以及高等法院批准,並滿足其他法定條件,方可實施。滙豐預計,計劃有望於2026年上半年完成。公告同時提醒,滙豐控股及恒生銀行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應注意,計劃僅在所有條件達成或獲豁免後方可實施,投資者應審慎行事。
 
  金管局表示,已知悉有關計劃,一直與相關銀行保持溝通,並按既定機制和程序進行有關監管審批。交易完成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和恒生銀行將會繼續作為兩家獨立的認可機構營運。金管局會繼續與相關機構保持溝通。
 
*滙控艾橋智:私有化與恒生壞帳無關,溢價30%已是相當吸引出價*
 
  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今早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提到今次私有化恒生預計涉及140億美元(約1089億港元),而對於用30%溢價對恒生進行私有化,認為出價已經相當吸引,甚至比起分析師過去對於恒生的目標價還要高。他又指香港是個重要市場,否認私有化是有關恒生壞帳的問題,而是對恒生一項重大投資,能釋放恒生中期至長期的巨大潛力。
 
  至於私有化的恒生會否進行裁員,艾橋智表示,會留待恒生行政總裁去決定,但強調會繼續投資到香港市場的人力資源及相關科技。艾橋智在電話會議中又指,通過將恒生私有化,有望與恒生實現更多「協同」,這將隨著時間推移帶來員工的自然減員和重新部署。
 
*滙控為維持一級資本比率,料今季起未來三季不再回購*
 
  另外,滙控指將繼續維持2025年目標派息比率為每股普通股盈利的50%,滙控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一級資本比率為14.6%,預計建議完成私有化恒生銀行後的首日資本影響約為125個基點。滙控預期將透過自身業務的資本生成以及由目前起計三個季度內不再啟動任何進一步的股份回購,將其一級資本比率恢復至14%至14.5%的目標營運範圍。重新啟動股份回購的決定將取決於滙控按季度如常進行的股份回購考量及內部審批流程。
 
*摩通:滙控私有化恒生短期陣痛長期獲益,予目標價122元*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滙控宣布私有化恒生的提案,現金對價為1060億元,即每股155元,用以收購少數股東持股。此交易將使滙控的一級資本比率下降125個基點。為將比率維持在目標區間內,滙控將暫停股票回購三個季度,這將減少約70億美元的回購規模,預計至2026年第二季末,一級資本比率為14%。該行認為交易帶來短期陣痛,但長遠而言對滙控具有正面效益。即使不考慮營收協同效應或成本優化,由於消除了恒生的少數股權,摩通估計滙控2027年每股盈利及派息,可能較摩通的基本預測高出1.5%及3.1%。值得注意的是,滙控披露其香港業務2024年的ROTE為38%,而同期恒生報告的ROE僅為11%。
 
  摩通預期滙控股價短期內將出現中單位數百分比的回調;若市場反應過度,摩通將視其為加倉的機會,仍予「增持」評級,目標價122元。
 
*何啟俊:恒生東亞大新不宜追入,滙控近100元可中長線部署*
 
  俊賢資產管理投資總監何啟俊認為,滙控擬將恒生私有化主要目的應是為了精簡架構,或可看有否一些業務調整,可能將兩間銀行的資源整合,以提升營運效率。而今次私有化比市價高三成作價合理,一般私有化都是如此,但不建議現水平追入恒生,始終已與作價155元相距不大,不見很大買入誘因。反而滙控今日因此消息急跌,中長線部署的投資者可留意,今次私有化長遠對滙控及恒生都是好事,滙控中長期仍可看好,趁其跌近100元也是一個吸納時機。
 
  何啟俊又指,滙控是一間持續派息的國際銀行股,回購對股東來說只帶來些少「甜頭」,而過去一段時間其股價一直沿著上升軌向上,未必單靠回購拉動,始終集團期間不斷「瘦身」,出售不太盈利的業務,努力提高成本效益,這才是投資者中長線看好的原因。
 
  而對於一些中小型銀行股也急升,何啟俊認為只屬短期炒作,雖然幾年前大家覺得東亞及大新等銀行有機會被收購或私有化,但現時整個本地銀行業生態已不同,又多了些虛擬銀行,競爭很大,而早幾年很多銀行被收購或私有化可能源於內地一些資本擬來港開拓業務,惟今時今日內地及香港的經濟環境已不同,內地資本來港「插旗」或收購本地銀行誘因已縮小,東亞及大新等被私有化機會不太大,股價可能只炒一兩日,不宜追入。
 
  滙控半日跌6.24%收報103.7元,成交54.2億元;恒生升26.3%報150.3元,成交54.77億元。其他本地銀行股普遍上升,渣打(02888)升2.48%報156.8元,中銀香港(02388)升1.38%報36.72元,東亞升5.57%報12.9元,大新銀行升5.46%報10.43元。大新金融(00440)則升4.35%報35.04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李崇偉 整理:李崇偉
《經濟通通訊社9日專訊》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09/10/2025 18:00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初心不變 風雨無阻 與你並肩投資路,立即加入成為etnet YouTube頻道會員!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