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2025年11月,中國多家銀行通過線上平台加速處置「銀主盤」,部分房產成交價低市價25%,在售標的逾千套,主因提升債權回收率及法拍市場遇冷,6月法拍房供應3.2萬套創年內新高。
事實要點:
▷ 某房產150萬元成交(市價200萬元,低25%)
▷ 部分銀行在售房產標的超千套
▷ 2025年6月法拍房供應3.2萬套(年內新高)
▷ 法拍房起拍折價率28.4%(環比降0.5%)
▷ 成交法拍房折價率31.3%(環比降1.2%)
據《第一財經》報道,內地多家銀行正加速推進房產直售業務,而業內稱這些大多來自不良貸款處置的房源為「銀行直供房」(註:類似香港的「銀主盤」)。
報道指,據不完全梳理,包括農業銀行(01288)(滬:601288)、建設銀行(00939)(滬:601939)、交通銀行(03328)(滬:601328)等多家銀行,近期均通過線上平台大量直接銷售房產,部分銀行的在售房產標的已超千套,處置速度明顯加快。其中,一處市場估價約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房產,近日在某第三方拍賣平台上以150萬元成交,即較市價低25%。
報道指,銀行加速處置房產,主要受兩方面因素驅動。業內人士透露,一是為了提升債權回收率。傳統處置路徑從貸款違約到最終完成房產銷售通常需耗時兩年以上,而當前市場環境下周期可能進一步拉長。相比之下,直接銷售房產能有效加快資金回收。
二是法拍市場遇冷促使銀行轉向直接處置。克而瑞研報顯示,2025年6月,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法拍房供應規模3.2萬套,創年內新高,成交3215套。6月掛拍法拍房平均起拍折價率為28.4%,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為2025年以來第二低點;成交法拍房的平均折價率31.3%,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法拍不奏效的情況下,有銀行會選擇實物抵債,辦理完產權過戶後,再擇機出售房產。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