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2025年10月,內地電商淘寶、京東、拼多多在香港發動「雙11」攻勢,包郵門檻降至99元及「一件包郵」,致本地零售商關店4間、裁員及HKTVmall訂單跌2.5%,香港網銷佔比僅8.4%低於內地25.7%。
事實要點:
▷ 京東香港宅配包郵門檻降至99元(原299元)
▷ DFI(惠康、萬寧)上半年虧損3800萬美元並裁員
▷ 香港網銷佔零售總額8.4%(內地25.7%)
▷ 淘寶擬2026年Q2銅鑼灣開旗艦店
▷ HKTVmall上半年訂單交易額年跌2.5%
【FOCUS】日曆才翻至10月中,內地三大電商即已在香港全面發動「雙11」攻勢。面對「一件包郵」、「99元宅送」的連環降維打擊,從日式12蚊店,到英國過江龍百貨,再到老牌連鎖超市,一眾本地姜幾無還手之力。如何自救?除了要物超所值,更要惡補數字化功課。
*一件也包郵,「包裹山」膨脹*
當街頭巷尾的吉舖忽然又多一間,街頭巷尾自提點的職員卻悄悄多了一副眼鏡,足見體積愈見膨脹的「包裹山」,足以令人眼花繚亂。
就在本周,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巨頭齊敲響「雙11」戰鼓,淘寶香港站宣布將無限期「0門檻包郵」,顯然是迎戰「一件也包郵到港」的拼多多;京東則繼年初將香港宅配包郵門檻從299元降至188元後,近日再悄然降至99元,但似乎亦捲不過拼多多最新試水的「一件也包郵上門」。
*OMO夾擊,關店、裁員頻傳*
除了燒錢鬥補貼、拼包郵,內地巨頭並挑戰OMO(線上線下融合)模式。京東繼早前收購佳寶後,最新與華潤隆地達成戰略合作,首家實體京東MALL預計明年落戶灣仔;同時聯手本地店舖推糧油、美妝、家電最快4小時送達,顯然是硬撼HKTVMall。而2月在尖沙咀開設首間家具實體店的淘寶,據報明年二季度將在銅鑼灣開設旗艦店。
猛烈攻勢之下,先有AEON旗下12蚊店Living PLAZA及DAISO Japan暑假連關4店;接著是Marks & Spencer旺角店、DFS尖東店先後結業;再有上半年錄3800萬美元虧損的DFI(旗下擁有惠康、萬寧),宣布裁減香港區多個職位;以及HKTVmall上半年訂單交易額錄按年跌2.5%。
*範式轉移,自救需擁抱數字化*
幾無還手之力背後,簡而言之,直指「低價」這一核心競爭力。從港人周末北上消費大軍,到佳寶早前全場八折促銷令銷售額按月飆逾兩倍,到太興其一堂食全單七折引發深夜大排長龍等,背後邏輯無不處於此。
不過,若看看香港網上銷售佔比僅為零售總銷貨價值的8.4%(截至8月),遠低於內地的25.7%,足顯自詡「智慧城市」的香港,零售業界固步自封。要麼以舊營銷思維「貨架等客」,要麼以靜態思維計算成本(例如「500元送貨」門檻),要麼對大數據、AI應用淺嘗輒止。
如何絕地反擊?看看在美電商市佔遠低於亞馬遜的沃爾瑪,近日聯手OpenAI,欲借ChatGPT「立即購買(buy now)」新增功能,促成新的消費習慣範式轉移。未來贏家,不僅繫於「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傳統智慧,終極規則恐還看數據和算法。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