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新見》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今年夏天,則為香港帶來連場暴雨。「水頭」充足,
竟似連股市也受惠。內地經濟數據令市場失望,不過經濟數據與股市表現卻大相逕庭,內地A股
創多年新高,兩市成交額顯著增加,港股也受惠於「北水」而借勢走高。內地經濟動力減弱,反
而加大市場憧憬內地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中短線有望繼續提振內地以至港股表現。
內地上周公布7月主要經濟數據進一步轉弱,零售銷售按年升幅放緩1﹒1個百分點至
3﹒7%,為去年12月以來最慢增速;首七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升幅放緩至1﹒6%,推算
單月更按年倒退5﹒4%。信貸需求亦非常疲弱。7月人民幣貸款意外減少499億元(人民幣
.下同),為二十年來首度萎縮。消費與投資雙雙減速,加上信貸萎縮則更突顯市場信心不足。
供應面方面,7月工業生產按年升幅放緩1﹒1個百分點至5﹒7%,失業率升至5﹒2%。
儘管經濟數據接連失色,A股卻逆勢走高,或反映市場對政策刺激的高度期待。A股近日持
續上升,滬深300指數周一升至迫近6000點關口,創三年半新高;上證綜合指數更突破
3700點,創十年新高。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近日亦創十年新高;港股方面則受「北水」資
金持續流入支撐,上周五(15日)港股通淨流入更創滬深港通開通以來新高。
事實上,在部分經濟數據公布前,內地已陸續推出多項措施針對當下經濟痛點,例如近期推
出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單筆5萬元以下的消費貸款,或單筆5萬元以上指定產品或服務
的消費貸款,好像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及健康醫療
,可獲政府補貼利息1個百分點;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消費額度為上限以貼息。我
們亦認為,內地不排除會繼今年5月後,在年底前再減息一次,以提振信貸需求。房地產方面,
北京再放寬五環外的購房限制,近日亦有報道稱中央正考慮鼓勵央企收購存量商品房,反映政府
推動改善樓市氣氛的努力。除了刺激消費需求,內地加強各行各業「反內捲」行動,如有大型鋰
電池生產商鋰礦停產,希望從供應端層面改善產能過剩問題,中長線亦有望改善行業結構,市場
生態更趨平衡。
短期而言,內地經濟數據雖失望,但政策預期反而成為市場的正面消息。我們相信,若內地
持續推出針對性政策,A股強勢有望延續,港股亦可望受惠於「水漲」船高。港股本月為上市公
司業績公布高峰期,市場短期內聚焦重磅藍籌股業績表現。恒指若企穩在25000點關口以上
,今年底前有機會挑戰2021年10月高位26200點,而21000點附近會有一定支持
。但要注意兩地股市已累積一定升幅,不排除有資金先行鎖定利潤。《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
策略師 溫嘉煒》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新田科技城發展區發現明朝古墓群,有團體倡當局修改規劃,原址保留,你是否贊成?►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