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智見》我們在《年內繼續看好港股的三大理由》中指出,增量資金是推動港股牛途繼
續的重要驅動力,近期外資已開始回流,接下來隨著美聯儲降息重啟,外資存在超預期回流的可
能。當前港股存量資金中外資佔比較高,其配置偏好也影響著市場走勢。因此,本文將分別從存
量和流量視角出發,分析港股外資的持股偏好及近期變化情況。
美聯儲重啟降息之下,外資存在超預期回流可能。近年來受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等因素影響,
外資持續流出港股,當前外資對於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已達歷史低位。我們認為,在經歷過去幾
年的快速流出後,對於地緣政治風險較為敏感的外資或已出清,當前存量外資結構或逐漸趨於穩
定。近期外資流向或已出現改善迹象,今年5月以來中美經貿談判階段性緩和,疊加弱美元邏輯
持續發酵,長綫外資在5-7月末階段性地回流港股,其中長綫穩定型外資累計流入約677億
港元,短綫靈活型外資流入約162億港元。8月初受市場對於中美貿易談判的關注度再度升溫
,前期回流的外資再度有所波動。往後看,近期美聯儲政策已明顯轉向,鮑威爾在年會上超預期
轉鴿,美元或延續震蕩偏弱格局,疊加後續中美貿易關係趨穩,有望為外資邊際改善甚至超預期
回流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
存量視角看,港股外資尤其偏好科技+金融。過去外資在港股科技互聯網以及大金融板塊佔
比明顯較高。具體而言,截至25╱8╱26,港股各行業中外資佔比居前的為:零售(外資整
體佔比77%,其中穩定型佔57%、靈活型佔20%,下同)、保險(75%、60%、
15%)、軟件與服務(74%、51%、22%)、媒體(69%、61%、7%)。參考台
股和南韓股市、以及A股的經驗來看,外資青睞的並非是特定板塊,而是具備基本面優勢的地區
特色資產。外資在港股中的持倉特點同樣印證這一點,外資偏好代表中國新經濟動力的科技互聯
網板塊,以及依托於國家信用體系的大金融板塊。另外,從盈利能力角度也能體現外資的持倉偏
好,2020年以來港股外資持倉ROE(TTM,整體法)中樞值為10﹒7%,最新為
13﹒4%,明顯高於全部港股6﹒8%、7﹒0%,同樣印證外資的持倉偏好的是盈利能力較
強、具備基本面優勢的板塊。
流量視角看,24年以來外資逆勢流入部分科技+消費,5月以來一致流入科技。我們分別
考察了24╱01-25╱04外資趨勢性流出階段、以及25╱05至今的外資流向情況。在
24╱01-25╱04期間外資逆勢加倉科技、及消費細分領域,並大幅減持了持倉比例較高
的大金融、科技互聯網行業,這可能由於外資出於對地緣政治等因素的考慮,降低重倉板塊敞口
。從近期外資動向看,5月以來長短綫外資一致流入軟件服務(25╱05至今整體外資累計流
入760億,其中穩定型外資流入591億港元,同期靈活型外資流入169億港元,下同)、
技術硬件(334億、246億、88億)等科技板塊,在地產(13億、-105億、118
億)、醫藥(-112億、68億、-180億)板塊存在分歧,一致流出銀行(-494億、
-412億、-82億)、零售(-562億、-134億、-427億)等板塊。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
《國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 吳信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