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有法》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後,貿易政策也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亞洲面
臨的形勢尤為嚴峻。4月「解放日」特朗普宣布新的「對等關稅」制度後,華盛頓以高額關稅威
脅對美國貿易順差的亞洲經濟體,要求更快、更嚴格地達成貿易協定。夏季已經到來,按照美國
的方式改變亞洲貿易路線的成本和局面的複雜性也在逐漸清晰。
特朗普政府關注的重點始終不變:將中國排除在區域供應鏈之外,迫使合作夥伴簽署雙邊協
定,重新制定規則,新的規則不再符合大多數亞洲國家所認為的「開放的地區主義」。亞洲面臨
的威脅顯而易見--必須在8月前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全面加征關稅的風險。規模較小的經濟
體反應較為迅速:越南和印尼先後坐上談判桌,與美國達成初步協議,承諾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越南承諾打擊偽裝成越南出口產品的中國轉口商品,以及為美國大型汽車提供免關稅市場准入
;而印尼的市場准入承諾則凸顯了美國的新戰略:要求對方做出重大讓步,以避免懲罰性關稅。
然而,即使這些交易達成,也掩蓋不了更嚴酷的現實。例如,越南在減少對中國零部件的依
賴方面,實際上面臨著巨大的障礙--越南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目前遠遠超過其他東南亞鄰國(除
了柬埔寨,柬埔寨也正在面臨嚴峻審查)。本地化生產和遵守新的「原產地」要求的壓力,正讓
整個亞洲的製造商和政策制定者都感到頭痛。
最近,特朗普政府宣布與日本,菲律賓和韓國達成協議。日本最終同意降低工業和農業產品
關稅,加強供應鏈協調,並增強技術夥伴關係--這些舉措顯然旨在鞏固美國與日本的共同利益
,並削弱中國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影響力。此外,日本承諾在美國半導體和製藥等領域投資
5500億美元。作為交換,日本最終的關稅(15%)低於一開始宣布的水準,包括汽車關稅
。這項協議結束了日本數月來的不確定性,使其暫時擺脫了可能到來的貿易衝擊,同時特朗普提
出的「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的願景獲得了一定的勝利。
菲律賓和美國也宣布了一項新的戰略貿易框架,菲律賓承諾大幅增加從美國的進口,並加大
對轉口貨物的監管力度--這直接打擊了亞洲國家利用「中轉站」逃避關稅的做法。這項協議不
僅標誌著菲律賓與美國建立起經濟夥伴關係,也表明在地緣政治動盪的時代,兩國更廣泛地建立
經濟和安全領域的聯繫。
這些發展都凸顯出一種巨大的轉變。數十年來,在全球化和區域協定的推動下形成的亞洲貿
易模式,如今正被華盛頓強硬的雙邊主義強行重塑。各國--尤其是那些與中國供應鏈聯繫最緊
密的國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或代價如何,都必須尋求與美國達成協議
。對一些國家來說,避免高額關稅的前景足以抵禦重塑貿易過程中的衝擊;而對另一些國家來說
,代價可能過高。
隨著8月最後期限的臨近,其他亞洲經濟體將會爭分奪秒地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後果,這
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可以肯定的是,亞洲的貿易秩序曾經以漸進式自由化和開放的多邊協定
為特徵,如今在「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強硬壓力下,正通過一項又一項高風險的談判進行重塑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師 艾西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壓力大 情緒出現問題應找心理醫生!嘉賓:「雖然很貴,但是值得的,他救了我一命!」►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