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隨著中美議題再次引起市場關注,港股避險情緒持續升溫,指數層面出現了較明顯的調整,截至上周五(17日),月初以來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最大跌幅8.2%、14.6%。站在當前時點看,市場是否存在進一步調整的可能?有無因素或能支撑市場企穩?本文對比歷史上歷次港股回撤的時空和背景,對本輪調整展開分析。
從完整的牛熊周期視角看,從2024年1月起港股市場已正式進入新一輪牛市,在此之前港股於2003年以來共經歷了5輪完整的牛熊周期,當前是第6輪。
歷次港股牛市中恒指小回撤平均最大跌幅約7%,持續約12個交易日。回顧近6輪港股牛市共42段小回撤行情,從空間看,恒生指數平均最大跌幅約為6.5%,恒生科技平均最大跌幅約為8.8%;從回撤時間看,牛市小回撤的持續時間在多數情況下不超過30個交易日,平均調整時長約12個交易日。小回撤發生的背景多為牛市快速上漲後的階段性回調,誘因往往是影響較小的負面因素。牛市小回撤往往多發生於市場快速拉升階段,前期上漲速率過快使得獲利盤兌現壓力較大,階段性回撤不改上行趨勢,此外,突發但影響可控的利空事件或也會使牛市環境中出現短暫小回撤。
歷次港股牛市中恒指大回撤平均最大跌幅約17%,持續約53個交易日。回顧歷史上6輪港股牛市共20段大回撤行情,以恒生指數為例,在歷次牛市大回撤中,恒生指數平均最大跌幅約為17%,平均回撤時長約為53個交易日。過去港股較大回撤的誘因往往是流動性收緊、實質性利空衝擊等,近年來與內地因素關聯增強。從回撤的背景看,引發港股牛市中出現較大回撤的誘因之一是全球流動性的收緊,抑或是市場因黑天鵝事件突發影響而產生較大波動,此外,源於近年來港股與A股聯動性明顯增強,2019年以來港股的大回撤或與內地相關的因素聯繫更緊密。
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不變。9月在AI領域樂觀情緒發酵,互聯網板塊重回AI叙事的背景下,港股整體表現可圈可點。對於10月以來的調整行情,對比歷史港股牛市小回撤的調整時空來看跌幅已較明顯、持續時間則接近歷史均值。結合前文總結的港股更大回撤誘因來看,抑制當前短期行情回撤擴大的信號或是中美談判進展順利、國內政策發力等積極因素。若市場擔憂解除,港股科技更受益當下產業趨勢,和港股資金面有望改善,我們認為短期波動不改港股四季度牛市行情,其中恒生科技空間最大。首先,港股互聯網巨頭受益AI叙事發酵,港股資產結構優勢有望凸顯。其次,伴隨美聯儲重啟降息,港股外資力量回流存在超預期可能。最後,南向資金有望繼續流入,有望推動港股行情繼續向上。結構上,AI驅動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線。此外,港股紅利受益於政策強化分紅+低利率,港股新消費、創新藥資產較A股同樣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美國通脹壓力加大,美聯儲局降息延後;國內AI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進展緩慢。
《國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 吳信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