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峰會 | 大摩:市場未來或現最多15%回調,惟並非源於宏觀經濟急降
04/11/2025
摩根士丹利主席兼首席執行官Ted Pick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表示,今年新股市場非常活躍,反映投資者願意承擔風險,整體投資環境相當樂觀。
資本集團總裁兼行政總裁Mike Gitlin(左)、摩根士丹利主席兼首席執行官Ted Pick(中)、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vid Solomon(右)(Celia攝)
不過Ted Pick指出,市場未來可能出現介乎10%至15%的回調,並非源於宏觀經濟急降,而是部分資產價格過高及昂貴的現實所引起。他亦提及,消費者及企業數據相對穩健下,市場將呈現分化局面,那些能夠證明無需投入必要資金發展人工智能,同時可以持續創造良好收益的企業將表現優異。
高盛:股市短期或現顯著資金流出,警告科技板塊估值近見頂
投資銀行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預計,股市於兩年內可能出現顯著資金流出。當中,科技板塊估值已經接近見頂,建議市場要為潛在的市況波動進行準備,持續投資兼分散風險。
蘇德巍提及,中資股今年的表現強勁,已經修復早年資金流出的部分失地,相信明年表現亦可以保持平穩,長遠能夠繼續吸引全球資金分散投資。
瑞銀:全球監管存兩大脫節令影子銀行得益,保險業潛藏系統性風險
瑞銀董事長Colm Kelleher指出,全球監管存在兩大脫節,分別是影子銀行體系缺乏監管或有效監管;監管速度不一。他呼籲銀行業放寬監管,支持業界以更多資本,提供信貸予實體經濟。
他以矽谷銀行事件監管失敗為例,是監管機構過份拘泥於教條式應用規則,因此美國已明白到,當解決銀行的資本問題後,便需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來促進經濟成長,英國也在逐步跟進,歐洲央行目前還不太清楚該如何應對,瑞士則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Colm Kelleher亦稱,現時監管機構已失控,可見過度監管銀行體系,令大量金融產品從銀行體系轉移至影子銀行領域,但影子銀行未有受到同樣的監管標準約束,亦指美國政府沒有真正掌握有關情況。
他續稱,美國愈來愈傾向保險業由各州分別監管,而非由聯邦政府統一監管,因此看到保險業潛藏系統性風險。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
【你點睇?】您是否也對日本的熊出沒情況感到擔憂?立即投票,讓我們知道您的想法。►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