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 | FOCUS | 大家樂盈警「三連」,自救還看網紅化?
07/11/2025
老友記、內地客「飯堂」之一的大家樂(00341),業績前盈警最新錄「三連發」。截至9月底的半年料少賺65%至70%,意味盈利恐跌至1996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面對高客流不再,公司被迫硬食員工、租金成本。但反觀另一連鎖餐廳太興(06811),上半年增收又增利,而本周申請港股上市的遇見小麵,上半年利潤更是翻倍,有何啟示?
營收跌成本高,關店勢在必行
一哥焗豬扒、咖喱牛腩飯、龍蝦汁魚柳……昔日招牌抵食餐,淪為網絡討論區裏的「難吃」、「量少」,加上港人周末北上消費成風、街頭巷尾兩餸飯雲集,大家樂營收跌幅從去年全年的低單位數(1.4%),略加速至中單位數,實在不足為奇。

大家樂預警截至9月底的半年料少賺65%至70%。
按其盈警「少賺65%至70%」計,意味中期純利將從上年同期的1.44億元,大幅縮水至4320萬至5040萬元。鑒於上個財年人工成本(收入佔比34.4%)、租金成本(收入佔比11.5%)均上升,為降本增效,關店可謂勢在必行。
「純快餐」路線需有價格溢價
不過,同樣的消費市道下,太興截至6月底的中期盈利卻大增2.8倍至4080萬元,何解?想像一下用餐體驗,走入大家樂要自行點餐、找位、取餐,而太興卻可先入座、再點餐、侍應送餐,倘若前者無法提供相應的價格溢價,「純快餐」思維只會導致營收持續下滑。進駐機場一號客運大樓12年之久的翠華餐廳,9月結業或亦是殊途同歸。

申請港股上市的遇見小麵,憑低價走量策略脫穎而出。
與之相反,憑低價走量策略脫穎而出的,當屬遇見小麵。上半年直營店的訂單平均消費額甚至低於肯德基中國(人幣計31.8元 VS 38元),即使是香港分店,早餐套餐最平亦低至22元。營收強勁增長,推動上半年淨利按年勁增95%。
招牌爆款,聚集人氣提升毛利
除了性價比低,大家樂的致命軟肋則是爆款欠奉。姑且不論太興的招牌奶茶,以內地遊客熱捧的網紅餐廳紅茶為例,憑藉招牌冰火菠蘿油、流心西多士、牛奶紅豆冰等門庭若市,9月更承租尖東港晶中心逾3千呎巨舖擴張。

餐廳爆款招牌菜,往往成為顧客專程前往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營收、盈利見漲,資本市場亦未必買賬。相比8月發盈喜以來股價升近24%的太興,5月登陸港股的休閒餐飲綠茶集團(06831),上半年雖多賺34%,最新股價卻較高位大幅回吐37%。玄機在於,營收大增主要得益分店數擴張(上半年增37家),但每家分店日均銷售額按年跌13%,整體同店銷售跌1.7%,且整體翻枱率錄3.1次,遠低於高峰時的6-8次。究其原因,亦離不開昔日網紅餐廳逐漸過氣。
大家樂如何翻盤?未來出路或是,要麼用極緻性價比重奪剛需,惟船大掉頭說易行難;要麼以網紅思維升級體驗、打造爆款來提升毛利,力避淪為海皇粥店、大班2.0。
撰文:金子安
【你點睇?】您對全球稀土供應鏈的未來有何看法?立即投票分享您的觀點!►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