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譚新強:不論誰接任總統 中國經濟五年內定超美

21/10/2020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領先優勢明顯;若最終現任總統、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無法連任,全球關注的中美關係能否改善?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對《經濟通通訊社》表示,拜登的對華政策將有異於特朗普,而不論誰接任美國總統,中國經濟也會於五年內超越美國,惟這才是「噩夢的開始」,全球將迎來人類歷史上另一動盪時期。

 

譚新強預計,不論誰接任美國總統,中國經濟也會於五年內超越美國(資料圖片)

 

中美關係不應是各國當前著眼點

 

  特朗普一直認為,貿易戰是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方法。上任前,已鮮明地表露對中國的強硬態度。2018年6月,美國宣布對總值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同年7月6日生效。事至今日,美國已一共對25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25%關稅、餘下3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徵收10%關稅。除貿易戰外,科技戰、金融戰不在話下。

 

  被視為中美大國博奕升溫的始作俑者,特朗普連任失敗是否對中國有利?譚新強表示,傳統上,外交不是民主黨優先考慮的事情;但過去兩、三年,坊間普遍認為,驢象兩黨被逼要團結一起反對中國這個「假想敵」,故不排除民主黨上場後,同樣會對抗中國,甚至顯得比共和黨更敵對中國。

 

  對此,譚新強持相反意見,認為拜登的對華政策將有異於特朗普,例如將優先對抗疫情,處理各種不平等問題等。他提到,中美關係並不應是各國當前的著眼點。當愈來愈多人談論中美兩國間的鬥爭,美國就會愈側重於此,全世界亦如是。反之,他認為,全世界應抽離、看遠一點,不要只看兩國之爭,而是要對抗共同敵人--短期為新冠肺炎疫情,長遠則是如何改善生態環境。因為各國各顧各處理,並不能有效應對疫情。假如有國家反對科學、邏輯(暗示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便會無力管治其國民,感染人數將不斷擴散。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周日(18日)下午,全球累計確診宗數已達3944萬宗,美國仍然是感染個案最多的國家,達809萬,佔全球約兩成。單計上周五(16日),一日內則新增近40萬宗,創單日新高。他讚揚中國處理疫情的手法,形容為「Pass with flying colours、做得差不多比所有國家還要好」。正因如此,在疫情的催化劑下,譚新強提出,中國經濟將於五年內超越美國。

 

中國經濟超美國後,才是「噩夢開始」

 

  量度經濟有很多方法,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縮寫為PPP)是其中一種。譚新強稱,早於2014年,中國的PPP經已超越美國。

 

  不過,市場人士多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Nominal GDP)比較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原本中國或需要七至十年才超越美國,但由於中國處理疫情妥當,其今年經濟或有3%增長,而美國最樂觀的情況也是萎縮3%;再計及匯率及通脹因素--美元在無限量化寬鬆(QE)下貶值、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通脹定必比屬已發展國家的美國高,故中國今年定必加速拉近兩國的經濟距離。以中國去年的GDP約為14.5萬億美元、美國為約21萬億美元推算,中國今年全年GDP或有16萬億美元,兩者的GDP差距則由超過五成,收窄至三成左右。假設此趨勢延續多五年,並考慮增速、匯率及通脹等因素,他相信五年會是中國經濟能夠追上美國的合理時間。

 

  而未來中國的人口將會是美國的4倍、理工科畢業生是美國的8倍,故中國的GDP未來至少會是美國的1.5倍或以上。雖然目前難言時間表,但發生的機會正不斷加大。他直言,不論誰是美國總統,均可預見美國的名義GDP將由第一位跌至第二位。

 

  然而,譚新強同時強調,中國於經濟上超越美國並不值得慶祝,認為是「噩夢的開始」。以美國於1890年經濟規模超越英國為例,及至1945年成為「世界一哥」,中間的55年間,一共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假如中國經濟超越美國後,隨後的數十年才會是人類歷史上很動盪的時期,不論是軍事、政治、經濟或社會層面。

 

中國應梳離理論基礎 美國應摒棄兩國鬥爭

 

  雖然中國過去40年發展迅速,但譚新強認為,仍有不足之處。中國不應只盲目發展經濟,在發展以外,需要保持對外和平及內部穩定,關鍵在於梳理好自己的發展理念及理論基礎,並與其他國家進行理性辯論、解釋,「不要再讓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繼續妖魔化中國」。中國要顯示自己的一套適合自己,如控疫情方面,其管治方式比美國更加合邏輯及科學化,甚至人性化,不只兼顧首1%人的利益,而是兼顧七成甚至全部人民的福祉。他又形容,香港是中國不穩的來源,正正因為有矛盾存在,再吹噓或發展大灣區會很危險。譚新強更指,這部分應是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應該要做的事情,「不是為理論而理論,而是為與西方國家溝通更良好」。而應對環境及氣候變化,亦會是「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一環。

 

  至於美國,則要摒棄與中國角力的思想,並與其他國家共同對抗疫情。雖說中國經濟將於五年內超越美國,而五年後疫情會否完結、會否有更多疫情是未知之數,但似乎有跡象顯示,近年全球大流行病的上升趨勢與環境及氣氛變化有關。

 

  他強調,全球不應只聚焦中美關係,「要跳出框框」,若兩國仍如此執著於這思想,將會是最危險的事。

 

撰文:經濟通記者梁凱菱

 

etnet App

精明外匯買賣三招「睇圖-比較匯率預設提示」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Android: https://bit.ly/2UNb3QN

Huawei: https://bit.ly/33So8LS

 

強化版MQ

iOS/Android: https://bit.ly/3ljjA98

Huawei: https://bit.ly/3hVRU7w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延伸閱讀

緊貼市況
  • 02631 天岳先進
  • 51.000
  • 00883 中國海洋石油
  • 22.300
  • 00101 恒隆地產
  • 9.160
  • 03639 億達中國
  • 0.061
  • 02276 康耐特光學
  • 49.800
  • 06823 香港電訊-SS
  • 11.900
  • 目標︰$12.60
  • 06862 海底撈
  • 13.800
  • 目標︰--
  • 06160 百濟神州
  • 198.600
  • 目標︰$215.00
  • 00152 深圳國際
  • 8.580
  • 目標︰$9.50
  • 09988 阿里巴巴-W
  • 161.100
  • 目標︰$186.20
  • 01024 快手-W
  • 69.500
  • 01398 工商銀行
  • 6.460
  • 00728 中國電信
  • 5.900
  • 00700 騰訊控股
  • 651.500
  • 01772 贛鋒鋰業
  • 54.400
  • 00670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
  • 4.580
  • 目標︰$5.40
  • 02380 中國電力
  • 3.520
  • 目標︰$4.00
  • 00836 華潤電力
  • 19.120
  • 目標︰$23.00
品味生活
備註: 本地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1/11/2025 16:20
中國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1/11/2025 16:21
期指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1/11/2025 16:20
緊貼市況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11/11/2025 16:05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初心不變 風雨無阻 與你並肩投資路,立即加入成為etnet YouTube頻道會員!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