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客增亂象現 須及早應對
02/05/2018
五一黃金周內地訪客大增,提振本港零售業,但一些亂象苗頭亦再現。這些亂象實可預見,只是政府和業界沒及早應對,若續放任不理,恐因衝突而再次排斥內地客。
傳媒早已預警 政府業界坐視
一連3天假期的小黃金周昨結束,首兩天訪港內地遊客逾47.5萬人次,比去年平均每天增逾兩成。今年1至2月本港零售額增15.7%,當中珠寶首飾鐘錶類增21%、藥物及化粧品增17.4%,反映內地遊客見底回升後,相關消費亦回升,藥房和化粧品店近期更搶租旅遊旺區商舖,零售業低潮前的興旺似又重現。
內地訪客增加,一來因人民幣轉強,由去年初至今兌美元升8.8%,港元與美元掛鈎,港貨變得便宜。二來,盡管內地降低進口商品關稅,中港商品價差收窄,但內地人信任本港商品質量和市場觸覺,始終愛來港購物。
今個黃金周明顯丁財兩旺,但過去一些中港摩擦事件再現,如內地客光顧藥房,令門外出現長長排隊人龍,阻塞行人路;大批露營團南下西貢海灘露營,遺下大量垃圾。
惟這些亂象並非不可預測,按內地客回升趨勢,政府和業界早知黃金周會有大批內地客來港,而內地傳媒推介本港深度遊,並非今年首推,過去幾年亦在事後需清理大量垃圾。何況,本港傳媒上周已報道大批露營團將在黃金周大舉南下,預警可能有生態災難,惟政府和業界卻沒有正視。
政府責無旁貸 業界更應主動
港府不能後知後覺,放任由市場自行管理,宜委派專責部門負責,留意警示和預早做好應對準備。有關部門應主動與業界開會磋商對策,如要求康文署在露營地點短期增設垃圾桶,並要求巴士和小巴增加班次,疏導人流,又或招標商界提供短期相關服務。
業界亦不應呆等政府,因任由情況惡化,市民可能再要求限制內地客來港,屆時受損還是業界。業界大可主動應對,甚至向政府提方案,如與大排人龍的店舖協商如何減少阻塞路面,政府居中又可如何支援。又如營地缺設施配套,其實亦是商機,業界可要求政府協調,在營地設收費流動廁所和沖身等設施,一石二鳥。
政府和業界切莫坐看問題惡化,須有新思維應對,否則一旦港人與內地客再爆發衝突,重蹈覆轍激起中港矛盾,業界和本港經濟都是輸家。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