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成功關鍵 須迎合港人需要
26/07/2018
本港一項調查顯示23%受訪者將不會用虛擬銀行,結果屬意料中事。本港銀行服務周全普及,虛擬銀行未來發展能否成功,關鍵在發揮低成本優勢、提供貼切實用的嶄新服務。
傳統銀行服務 已先進又普及
生產力促進局和渣打銀行(02888)6月訪問了800家中小企,探討其銀行戶口操作及對虛擬銀行看法,結果只有46%聽過虛擬銀行,23%表明不會使用,感興趣的公司選擇時主要考慮網絡安全和系統穩定性。
由於虛擬銀行尚未推出,逾半受訪者表示未聽過,也不清楚會有甚麼新服務提供,故有23%人表示不會使用的結果,並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虛擬銀行最大特色是不設實體分行,純粹以手機應用程式或電腦上網進行開戶、轉帳、存貸等手續。
虛擬銀行在港發展面對的挑戰很大,因本港傳統金融系統先進,實體分行和自動櫃員機遍布全港,加上傳統銀行已提供網上銀行服務,市民要使用實體或網銀服務都已非常容易方便。
盡管如此,當金管局決定年內引入虛擬銀行,據悉暫時約有50間本地、海外及內地的金融機構、科技和手機支付公司有意申請,反映虛擬銀行在港是有發展空間,而成功的關鍵主要看兩方面。
其一,提供嶄新而貼身服務,切合港人需要。例如,科技和手機支付公司若獲得牌照後,能否結合其本身業務和技術,提供一些本港未有的服務?手機支付在內地盛行,但來港發展始終未能普及,因應用場景大不同,港人最講究效率,快捷方便始終不及八達通,反映將內地那套搬到本港未必行得通。反而有個別支付公司迎合港人消費模式,推出從小額轉帳,到夾錢吃飯的功能,成功突圍而出,建立逾100萬活躍客戶群。
其二,發揮其低成本優勢,與客戶分享。傳統銀行向來着眼做大客戶生意,虛擬銀行利用其營運成本僅傳統銀行三分之一的優勢,可提供較高存款息率或較低貸款利率搶奪小客戶,如大學生短期日常消費貸款等,攻佔特定市場。
打香港木人巷 儲經驗闖全球
香港銀行服務先進普及,虛擬銀行要跑出,就要敢於嘗試,提供新服務,迎合到市場需要。香港市場小,港人對金融服務要求高,既要又快又好又穩陣,若能在港建立模式,累積經驗,便可望以香港作跳板,進軍海外或內地更大市場。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