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要有成效 預算案須精準下藥
25/02/2019
財政預算案將於周三公布,面對經濟前景不明朗,財爺除有措施應對經濟放緩危機,更要有政策支援配合,助港人把握好大灣區機遇,尤其推進創科發展,打造成為本港經濟新引擎。
前景有危有機 須耕耘才收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公開新預算案封面是粉綠色,指當前經濟環境處於有危有機的階段,而香港是充滿生機的土壤,須保持信心和努力耕耘,才會有收成。
財爺所指的「危」,是指中美貿易摩擦仍未解決,疊加環球經濟放緩,本港今年出口和轉口貿易將受困,對中小企營商構成壓力。故預算案須推出一些撑企業、穩經濟措施,如加強對中小企的信貸擔保計劃,以免其資金鏈斷裂,並協助中小企拓展其他市場。
至於財爺提及的「機」,則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之餘,還要大力發展創科和亞洲區仲裁中心的機遇。
金融是本港的強項,進一步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毫無懸念。本港有健全法制,且擁有大批法律專家和會計師,要發展仲裁中心不難;但要發展創科卻是重大挑戰。財爺在去年預算案為創科發展預留500億元,港府其後放寬輸入專才限制、又提出科研投資可減稅,緩解創科發展的資金和人才兩大關鍵難題,但要創科取得成績,至少有兩方面須做好。
其一,資金需用在刀口上。培育科研人才是創科成敗關鍵,香港近年增撥資源在「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TEM)教育,但一些STEM設備卻未納入教育局的新建校舍及家具設備清單內,學校須自行處理報價和解釋申請採購原因,對培育創科人才事倍功半。至於港府對各創科的投資,是否有關鍵績效指標評估?投資成效如何?資金分配會否不足?
撥款科學教育 配套設施落後
其二,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機。本港不乏科研人才,但因欠企業投資或缺乏應用場景,需北上將科研成果商品化。隨着綱要提出建立廣深港澳科創走廊,加強產學研融合,港府會否提供更多稅務優惠,鼓勵創科產品開發?會否增加投資河套區的基建和配套設施,以便吸引更多科研人才落戶做出成果來?
要創科取得成效,市民期待預算案能精準下藥,成功打造成本港經濟提速的新引擎之餘,更有助將大灣區建造成國際科創中心。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