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復業燃希望 須靈活有章有法
28/04/2020
張竹君醫生連續兩天毋須見記者,是疫情受控好兆頭。限聚令、停業令及內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14天措施均在下周四(5月7日)屆滿,港府必須盡快制定復業指引,分階段解除限制,例如將4人同枱放寬至6人同枱,讓業界可多做生意;至於恢復通關則不能操之過急,須與內地充分協調。
放寬6人同枱 按行業風險復工
連續兩天零確診,是疫情爆發以來首次,且過去15天中有11天保持單位數新個案,而大家最擔心復活節長假後疫情反彈也沒出現,反映3月疫情倒灌暫已受控。
疫情受控很大程度是當局早前實施限聚令和停業令,減低群聚播毒風險,但措施卻令11類行業暫時停業,對手停口停的工人打擊最大。即使食肆照常營業,但規定每枱保持1.5米距離,很多中小食肆面積不大,令食肆有一半枱無法招呼客人,而每枱原本可坐8人如今只能坐4人,令逾4口之家卻光顧無從,業界叫苦連天。隨着疫情稍緩,港府應認真考慮何時解除禁令?如何解封?
最理想是社區連續28天零確診才解封,但現時情況,大家都明白很難做得到,故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彈性處理,客觀評估風險,盡快制定復業準則,若連續14天確診人數保持單位數,可分階段復業復工。
美國紐約州的經驗便值得港府參考,州長科莫制定復業準則和時間表,先讓連續14天住院率減少的地區復工。首階段是讓人流較少接觸的建築業和製造業下月15日復工,第二階段是讓低風險商業活動重啟,但企業須提交復工防疫計劃。
先讓公僕復工 通關要中港協調
港府可先讓公務員復工,分階段開放康體文娛設施,如戶外運動場、圖書館,使用者須預約和戴口罩,測試復工後疫情有否大幅反彈。若情況理想,便容許一些相對低風險行業先行復業,食肆每枱用餐人數可放寬至6人等。若之後14天確診徘徊單位數,戲院、卡拉OK等高風險行業也可逐步復業,但須做足防疫措施。只要港府制定好復業準則,予人有應對方案,而非被疫情牽着鼻子走的感覺,令企業毋須再望天打卦,隨時為復業作好準備。
至於應否恢復通關則須審慎應對,因內地同樣面對疫情輸入風險,深圳市今天起對入境人士集中隔離觀察14天,而且內地存在沒徵狀病人,5.1黃金周後會否出現疫情反彈,港府須密切注視。
中港經濟關係密切,居民往返不能長期在過關後強制檢疫14天,像中港貨櫃車司機便獲得特殊安排,未來如何處理其他人流,港府也須着手研究,並盡快與內地協調出一套既可嚴防海外疫情倒灌、又能恢復通關的方案。例如有條件地先對經常往返內地的商務人士解封,但入境時須接受病毒檢測;其後分階段對來自疫情低風險省份,及湖北省人士解除限制。
今次疫情是一場持久戰,港府下周四若不靈活彈性放寬限制措施,庫房再多錢也救不了經濟!
【etnet一App通天下】獨家「銀行匯率比較」功能:匯市靚價一眼通,一按直達交易商,買入賣出好輕鬆!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 : https://apple.co/2PCaN4b
Android: http://bit.ly/38h135T
etnet MQ強化版App
iOS : https://apple.co/2VEjoHl
Android: http://bit.ly/32RGk7G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