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谷針礙學習 爭取幼童全復課
02/09/2021
昨天開學日,全港暫沒學校達到7成新冠疫苗接種門檻,即未有學校可恢復全日面授課。港府現時爭取全民打針,推動中學師生憑接種安全復常,合乎情理,但小學幼稚園開打尚未有期,再拖沓下去,恐進一步拖累其課業和身心發展。除了打針,外地學校每每更依賴病毒檢測來築起防綫,港府宜審慎參考不同國際經驗,竭力爭取盡早全面復課。
維持課室教學 有利身心發展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出,7月時有意或已接種疫苗的教師比率約7成,官校現已超過9成,當局下周會再向學校收集數據了解情況,但暫仍只會呼籲自願打針。
目前至少3間大學要求完成接種或定期自費檢測才可進入校園,不少大學生坦言,本不想打針,但最終決定妥協。台灣老師面對相類的二選一抉擇,6個主要城市不同學校教員的首劑接種率,開學前皆已穿越9成。
本港現時12至19歲組別的首劑接種率約59%,顯然未盡理想,但有師長拉高平均數,中學距離7成人打畢兩劑,恢復全日面授課,應不會太遠。
不過,全球暫未批准12歲以下接種疫苗,因為小孩的最佳劑量待定,美國與新加坡就最快要秋天後期,以及明年初才開打。
楊潤雄昨日並未直接回應幼童是否全面復課無期,也對於讓父母代為打針的建議存疑,但香港已基本清零,雙職家長尤其希望子女可正常上課。
與本港相若,以色列在高危區域以中學生7成接種為界,學校達標者可正常上課,否則改上戶外或網課;託管班、幼稚園和初小,卻全可無條件復常。
世衞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一直主張,學校應屬最早重開、最遲關閉的地方。世衞形容,新冠疫情已帶來教育史上最嚴峻衝擊,維持無間斷的課室教學,對小朋友的學業、精神健康和社交技巧至關重要。
少年和兒童感染Delta變種病毒株的風險有所增加,但多地相信疫苗加上檢測,足以安全復課。內地教育部更申明,堅決反對以疫苗為進校門標準,重點是防疫做得更嚴格。
英開學前檢測 台隔板內午膳
以廣州為例,所有學校師生員工在開學前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返校。在上月4日曾有本地確診的澳門,只有當師生或同住者其後曾前往珠海和中山以外的地方,才須在開課前核酸檢測。
在英國,所有師生開學的大前提是檢驗病毒,但只有中學師生和小學老師之後需要定期自行做快速抗原檢測。每年1月開課的新加坡,亦是靠成年人保護幼童,任何教職員不打針就要一周快速檢測兩次,常與12歲以下兒童接觸的校巴司機和家長義工等亦然,清潔工、體育老師、飯堂營運者等高危職位,更是已打完針都要兩周一檢。
據港府解釋,未能全日恢復面授課的顧慮是午飯時必須脫口罩。台灣目前一樣強制校內全天候戴罩,但資助校方替每名學生安裝隔板,減少風險。身兼小學校長的香港島校長聯會副主席詹漢銘指出,自律能力較弱的學生疫下成績顯著下跌,去年多了人留級。午膳難題是否無從解決,值得當局深思。
【你點睇?】官小批准學生用簡體字應考惹爭議,前特首梁振英指繁體字是香港特色。你是否認同梁的說法?►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