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難度高 RCEP助華撮合近鄰
31/12/2021
出口是中國今年疫下復甦火車頭,商務部指出,明年面對超高基數效應,「穩外貿」的工作難度前所未有。幸而,涵蓋亞太15國的全球最大自貿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明天正式生效,不僅可令中國與東盟這最大貿易夥伴走得更近,也可掃除與日本韓國不少關稅壁壘,有利中國經濟企得更穩,預防美國今後在亞太區搞局。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表示,今年外貿規模再上新台階,全年料有望達到6萬億美元,按年升1.3萬億美元,為過去10年總和,實現了量穩質升的目標。
漸免9成關稅 中日韓最受惠
比起投資和消費,出口在內地三駕馬車之中,可謂一枝獨秀,迄今增長逾3成。前3季貨物及服務進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率達19.5%,帶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
不過,任鴻斌指出,受疫情衝擊,外需增長乏力,缺芯、缺櫃、缺工持續,定單回流、價格上漲等因素難以持續,明年穩外貿工作的難度空前。
歐美新症近日紛紛破頂,人民幣亦或因中美幣策逆行而貶值,勢令美國加強遏華,皆令中國更有誘因聚焦方興未艾的亞太。元旦生效的RCEP是中國與東盟10國、日、韓、澳、紐耗近10年所敲定,合計貢獻全球GDP的30.5%,更超北美的美墨加協議(28%),以及歐盟單一市場(17.9%)。
RCEP成員未來20年將有9成貿易逐步零關稅,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分析,亞太將成環球貿易「重心」,前年已達2.3萬億美元的貿易額,可因全新和外轉內的貿易,再升420億美元,其中以中、日、韓最受惠。
疫情打亂環球貨運,縮短供應鏈可緩減中斷風險。RCEP設有原產地累積規則,只要使用成員的原料都計入本地附加值,更容易免稅,正好鼓勵華企近岸生產、增向東盟採購,令雙方更為緊密。
經貿扣緊亞太 華放長綫勝美
而且,東亞3國縱有巨額貿易,但日本過去不僅和中國未有自貿協定,連跟同為美國盟友的韓國也沒有。中國藉RCEP擴大開放,加強吸引外資,即令日本汽車、化工企業滿有憧憬。有內地學者相信,RCEP可加強3國的高科技投資,如三星或加碼在華生產芯片。
新加坡前外交高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認為,多得東盟助力游說,才能促成3國加強經濟融合,為RCEP注入主要動力和利益。他指出,美國與中國同向區內推銷安全,但美方藉軍事協定為澳洲送上的船堅炮利,只能帶來一時安心,未及中國放長綫推動區內經濟相依相扣來得穩固。
2000年,美國與東盟貿易額有1,350億美元,中國與東盟僅400億美元;2020年,前者增至3,620億美元,後者卻已飛升至6,850億美元。那還未計入東盟的中產人口正攀升,2030年經濟總量就會趕過日本。
中方申明,明年要實施好RCEP,也會推動加入包含東盟其中4國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前路未必平坦,卻肯定勝過自絕於CPTPP的美國。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