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每朝疫情記招 方向正確仍可改善
11/03/2022
特首林鄭月娥每日早上領軍,舉行新冠記者會的制度成形,由高官統一釐清最新抗疫進度,昨天聚焦社區隔離設施,今天會集中疫苗注射。至今除特首個別回應語段,引起紛紛嚷嚷正反譏評外,總的效果尚算不俗,社會恐慌出現的搶購潮已有所緩減。Omicron變異株催生的疫情瞬息萬變,市民期望當局今後可詳盡闡釋,如何解決眼前各式困難和樽頸,且有為未來鬆綁制定預案與方向,以便更好準備或配合。
預告解畫局長 交代行動進展
第5波疫情不足3個月內火速突破60萬例,流言蜚語無日無之,本欄一直促請問責班子定期舉行發布會。林鄭前天公布改行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的「三減」大方向,不再重點推動需禁足配合的全民強檢後,大眾儲糧囤藥有份導致的短缺,驟然改善。
由前天疫策轉向開始,保安局和發展局昨日聯袂拆解隔離治療設施,今天公務員事務局和勞福局接力講接種疫苗和安老院抗疫,傳媒不用最後一刻才知悉當天有何高官會現身,有助及早搜查資料準備提問。衛生防護中心和醫管局無須背誦官式答案,來勉強回應高層次的問題,可像昨天那樣按照核酸和快速檢測走勢,研判疫情似已見頂,又或申明快測陽性後可免再落樓強檢等前綫執行細節,可令各方都更省時省力。
當然,社會今後愈趨期待高官可以不僅交代新政進度,還能真正交出對策解決難題。確診者過去須由衛生署轄下人手有限的衛生防護中心安排送院或社區隔離,造成明顯樽頸,但保安局加上消防處接手協調後,問題尚未解決,卻已見紓緩。
同樣道理,倘單靠廉政公署總部負責物資分配管理,各大物流承辦商仍無法1天內分發抗疫包給以萬計染疫者,民政事務局層面又可否動員龐大社區力量協助?
未知已建系統 緊急警示嚇人
當前疫情慢慢展現觸頂回落的苗頭下,港府要及早預告,何時才是推出全民強檢根除剩餘傳播鏈的最佳時機,以及相應的禁足寬緊安排,並為倘若未及「暑假」完結前啟動的制定應急預案。髮廊突然獲准昨天提早解禁復業固然令人略為舒心,但當局也須回應禁晚市堂食成效有限的最新質疑,以及與日俱增重開邊境的壓力。
林鄭強調,所有緊急警示都不會有心理準備,對於市民投訴當局勸阻非染疫人士前往伊利沙伯醫院造成的手機巨響,不以為然。問題是,有別英國、荷蘭等地公眾,港人普遍連立法會前年已批准撥款港府建立系統,也懵然不知。要警示制度用得其所,其實也可先與市民或新聞界預早打個招呼,將會有緊急訊號發出,效果會更佳。還有,也必須澄清緊急事故的定義,只迫切影響一部分人的疫情或天災問題,又可否僅在局部地區,或以較低級別示警等等。
港人當下都是驚弓之鳥,防空警報似的預警系統理應慎用,私下吹風為新策試水溫亦當如是。只有當防疫資訊透明,政策準則清晰,社會才能全心全意配合,令一切都可事半功倍。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