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失速超預期 港寬檢疫振復甦
27/07/2022
受本地疫情反彈及環球經濟疲弱內外交迫,港府警告,有可能須3個月內第2度調低今年增長預測。本港經濟愈趨放緩,早成市場共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承認,嚴格檢疫措施是要促成復甦的最關鍵限制。
當局有必要及早推出「紅黃碼」制度,縮短酒店檢疫以吸引更多外來訪客,才有望避免成為亞洲表現最差的主要經濟體。
港增長恐墊底 連遜星洲14載
陳茂波表示,由於次季經濟不及預期強勁,加上遏疫需時超乎所想,下月中或進一步下調增長預測。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原預計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可升2%至3.5%,惟首季錄得收縮後,當局5月已曾將數字降至1%至2%。
事實上,經濟師也日漸看淡本港發展勢頭,市場1年前預料今年可擴張3%,但上月起一直認為只升1%。倘如是,本港將在東亞、以至亞洲主要經濟體敬陪末席,不僅跑輸積弱多時的日本(料升1.6%),也將連續第14次差過新加坡(3.9%)。
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亦輕微調低新加坡增長預測至3.7%,卻盛讚當地政府延續去年出色表現,重開經濟釋放累積需求,加上廣泛接種新冠疫苗,令增長擴及不同行業,短期可繼續超越潛在生產水平。
有別新加坡今年至今維持出口升勢,本港已連跌兩個月,陳茂波坦言,次季出口未如理想,投資亦不太鼓舞,3大增長引擎有兩個表現遜色,有需要減少入境檢疫限制,才可改善復甦步伐。根據外國經驗,盡管染疫人數上升,但重症入院及死亡人數維持低水平,不會重大打擊醫療系統,應屬可行。港府更要大力催谷疫苗,尤其長者及小童接種率。
據悉,當局下月初將推出安心出行紅黃碼,抵港者持有黃碼,最初或可改為接受「5+2」檢疫(5天酒店加兩天居家檢疫),但不少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認為,「4+3」方案對商界會更有吸引力。
作為國家「外循環」的重要中介,本港對內對外通關皆不可缺,官員必定下工夫爭取。本港畢竟與內地情況不同,如能成功谷針,市民風險可控,港府即有空間,自行減少入境限制,先對外通關,迎來更多海外商賈和遊客;至於內地,中央有自身防疫考量和經濟盤算,也許要等待清零政策實行的經驗,及未來的變化而定,主要就是不斷協商,爭取達到要求而通關。
由5月底的巴塞爾藝術展,到剛剛同場辦畢的書展、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展,皆可見本港有力在疫下安全復辦大小展覽。政府必須及早公布檢疫新策,金管局11月初的國際投資峰會,才更易吸引到財金要員籌劃來港行程,既協助金融業界重振聲威,也有利會展業界搶回連月流失到近鄰的生意。
豁免高層限制 引入外來活水
由重振增長角度來看,本欄亦已多次促請港府重推政策,透過金管局、保監局及證監會監督,讓銀行、保險和證券業及上市公司高層,以申報工作行程及點對點出行,豁免個別入境限制,包括容許家居檢疫,再為高增值人士打開方便之門。
盡管全港內外挑戰不絕,今年卻絕非必然低增長。當局仍有接近半年時間嘗試放寬入境,引入外來「活水」,刺激服務輸出表現。按照議員分析,若8月能如願調整檢疫期,甚至可反過來充當全國縮短隔離期的試點!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