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而用 神州大門愈開放
18/10/2022
中共二十大申明加強建構國內大循環為雙循環主體,但絕非對外界封閉。國家發改委昨重申,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反駁坊間「自給自足論」是誤讀。中央政府未來毫無疑問將以科技為重,以抵住美國的脫鈎圖謀,引領全國克服既有產業短板,是延續環球創科領先地位的關鍵。總書記習近平矢言,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創科核心地位 中央更見主導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今後要「鍛長板、補短板」,一方面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型產業過程中,打造一批優勢長板產業;另一方面要緊盯「卡脖子」薄弱環節,按照「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一體推進短板攻關、迭代應用和生態培育,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戰。
據高盛及中金等財金巨頭分析習近平周日的主旨講話,科技發展及創新的角色將升至新高度,居「核心地位」和「第一動力」。正如發改委所指,未來要優化產業布局,提高全產業鏈的運行效果,中金預期,中央政府今後或扮演更重要角色,指導研發投入進一步上升。
內地改革開放後,科研在GDP佔比從1980年不足1%,遞增至去年的2.44%,總額創下2.79萬億元人民幣新高。全國頂尖科研量近年已趕過美國,引用量相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也指出,中美目前同擁21個領先科技集群(clusters),並列全球之冠,其中的港深廣,以及北京,皆比三藩市一帶為大。
不過,美國看準內地暫仍依賴西方累積已久的半導體技術,近日砌詞加碼限制對華各式芯片器材、產品出口,甚至傍及人才合作,冀連帶令內地在新能源汽車、超級電腦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範疇開倒車。
美築小院高牆 學者返華貢獻
趙辰昕不點名批評美方執意脫鈎斷鏈,構築「小院高牆」,惟表明認為世界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仍是人心所向。
內地當前放眼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不諱言,既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素,更立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回首上世紀美蘇冷戰時代,華人學者錢學森平白在美受軟禁5年、繼而驅逐,最終返回中國,換來「導彈之父」、「航天之父」美名。美國近年再現教條式反共,華裔教授屢因國安理由被起訴,亞裔美國學者論壇(AASF)上月指出,逾1,300受訪的內地出生科學家之中,竟有高達72%感到在美研究不安全。
據美媒統計,16家中資上市半導體企業,目前聘有至少43名美國公民高層。比起動輒將與華合作列為間諜的美國,中方已表明「人才是第一資源」,承諾繼續打開國門,幾可肯定今後仍然有力吸引芯片、以至其他暫未跌進美方紅綫、禁區的環球科學專才,一直留華提升核心技術,培育人才後輩。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