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政經爛攤 新揆舉步維艱
26/10/2022
剛就任英國7星期內第3名首相的辛偉誠(Rishi Sunak),連日聲言要團結執政保守黨和全國民眾。然而,他掌權過程較前任卓慧思(Liz Truss)更小圈子,當初導致約翰遜(Boris Johnson)倒台、富裕亞裔精英身份也是揮之不去的「原罪」,有礙聚攏人心,疊加民意授權存疑,他要按國家需要緊縮開支、增加稅率,執拾政經爛攤子,勢必舉步維艱。
執政基礎惹疑 民意遠遜工黨
辛偉誠昨天正式拜相後,不吝嗇連連讚賞卓慧思、約翰遜,拋出橄欖枝,但始終難以緩解黨內的四分五裂。他在保守黨的黨魁選舉,無疑提早取得逾半國會議員支持跑出,惟內部團結的最大公約數,只是懼怕須提前大選、繼而被工黨擊潰,並不等如今後會自動背書新策。
從近期民調可見,約18萬名保守黨員更偏好約翰遜,辛偉誠今次勝選黨魁前未再公開解說政見,難免加強小圈子投票觀感,觸發一些約翰遜支持者退黨。他們仍視辛偉誠7月辭任財相,為「背後插刀」令約翰遜落台的不義之舉,在在是辛偉誠上月敗予卓慧思的一大癥結。
面對各在野黨不斷質疑缺乏執政基礎,辛偉誠昨聲言,保守黨2019年勝選不僅授權約翰遜一人,而是讓全黨按政綱掌權,惹來民望氣勢如虹的工黨反駁,辛偉誠有份種下當前全國禍根。
工黨黨魁施紀賢(Keir Starmer)刻下民意大幅領先,是否與辛偉誠的族裔等有關,並不好說,但辛偉誠畢業於英美頂尖名校,從政前司職金融巨擘,與曾惹上避稅爭端的妻子,合計甚至遠較皇室富裕,肯定帶來「離地」觀感,有礙團結。
英國當前估計要填補多達400億鎊(約3,600億港元)的財政赤字,由富豪首相作出「艱難抉擇」,令普羅大眾、以至草根基層勒緊褲頭,難免事倍功半。
國債重息口高 縮開支勢遇阻
當地通脹正處40年高位,最新雜貨價格按年大升17%,更有調查顯示,一半人難以負擔急升的能源費用。卓慧思原主張每月花約100億鎊(約900億港元)為公私帳單封頂兩年,但臨倒台前縮減至半年,已惹來民間不少反彈。
辛偉誠過去只支持廢除能源增值稅紓困,恐令補貼進一步縮水。他最終會再次服膺民意,藉政治光譜多元的內閣為「轉軚」作掩護,還是為了取信於財金界,一往無前開源節流,備受注目。
縱說市場對辛偉誠較有信心,促使英國10年期國債息率,從上月底「迷你預算」後高見4.5厘,降回目前約3.5厘,但與年初不足1厘相比,仍然升了不少。英國債務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100%,單計利息開支,恐足以令新政府無法逾20年來首度收支平衡,更別論10月經濟活動進一步急跌、全國陷入衰退,勢將挫損稅收。
辛偉誠聲言,自己獲選英揆,正正是要修正卓慧思出於良好意願所干犯的錯誤,惟高通脹、高債務、負增長,加上黨內和民意支持未足等挑戰環伺下,只怕他難以面面俱到,若稍有閃失,更隨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你點睇?】您是否也對日本的熊出沒情況感到擔憂?立即投票,讓我們知道您的想法。►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