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免針紙失先機 法理完備建公信
27/10/2022
港府昨公布,7名疑違例醫生所發的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下月9日正式失效。新冠疫情千變萬化,港府獲授廣泛權力彈性立法應急,惟當局在司法覆核敗訴,始正式修例賦權局長廢除「免針紙」,可說錯失補漏先機,難免影響觀感。在行政主導的框架下,李家超政府更要善用「紅隊」等機制,確保施政法理完備、論述充足,以鞏固公信力。
先訂立後審議 內外嚴密補漏
面對前天刊憲修例容許宣告免針紙失效是「輸打贏要」的質疑,醫衞局局長盧寵茂申明,政府有很大責任保護市民健康,必須有足夠法律基礎執法,並要確保所有市民皆能打贏今場疫戰。
以世衞為首,多國一直列新冠為公共衞生緊急事件,港府亦透過法例第599章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按先訂立、後審議方式,推出多個防疫令,至今年初新增涉及疫苗通行證的599L章。
然而,上屆政府似未能預視,會有失德醫生藉簽發免針紙牟利,5月初始要求一律須經電子系統批出,也進一步妨礙及早察覺濫發。
及至9月底,現屆政府發稿宣布,已拘捕或通緝7名醫生,並不再接受逾2萬張仍有效的涉事免針紙,身兼律師的議員江玉歡隨即反駁,指沒有法律章節支持醫衞局廢除文件。
新冠病毒變化多端,難以期望臨急制定的防疫規例可立即盡善盡美,但相信政府在研判法理的基礎後,認為有權廢除免針紙,變相沒有提早於法院覆核、議員質疑,以至官方發稿之前,率先自行或經議會修例補漏,做到基本的法理兼具。
防疫政策牽連甚廣,特別體現當前行政主導的管治格局,當局更要更充分諮詢專業客觀意見,用好內部擔演批判者的「紅隊」,防範任何措施或法規出現疏漏。
就算上訴需時,而免針紙有效期短,多名議員仍促請政府上訴至終審法院,向各界釐清法律權限原則,相信也可緩減公權制約減少的觀感。
覆核有礙抗疫 闡理據促配合
不論最終勝負,疫苗通及安心出行等措施,倘若皆要走到司法覆核,令官民對簿公堂,難免影響同心抗疫。
還望當局可汲取今次教訓,今後因應疫情變化,保留、調整或撤銷任何政策和手段,皆有全盤清晰的闡述,真正做到有法有據、科學為本,如依照室內外聚會人數上限重新對齊的原則,回應凌晨時分食肆須停堂食、酒吧須關門數小時的邏輯質疑,才可鼓勵商家和市民由衷配合防疫。
就免針紙而言,港府刊憲修例賦權容許食衞局局長在合理懷疑下宣告失效,固然堵塞了一大紕漏,但經過連串爭議後,私家醫生、以至公院醫生為求明哲保身,簽發時勢必更從嚴從緊,真正有醫學需要者,恐更難取得豁免。有指過敏診所當前要求打一針以釐定是否可接種疫苗,更無可避免予人強人所難的感覺!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