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加速寬疫策 推動經濟振信心
08/12/2022
內地進一步放寬防疫,首次明確容許無徵狀和輕症者居家隔離。緊接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昨天宣布「新10條」,在在反映個別城市小步調整疫策所得經驗,促使北京加速延伸至全國推行,以達明年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目標。要穩住信心、擴大內需,公眾場所不再查健康碼、跨地區流動免落地檢、重要人員納入「白名單」等新猷,料皆有顯著幫助。
暫未再提清零 動態優化防控
總書記習近平前天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有別11月上次會議,政治局今次也如主責抗疫的副總理孫春蘭,沒再提及動態清零。無論國家衞健委,抑或國務院聯防聯控官員,均形容新10條是按病毒變異特徵和疫情發展形勢,因時因勢、動態優化完善防控措施。
全國新症近期持續破萬,密切接觸者更不計其數。當局上月才公布「20條」放寬密接者安排,5天集中隔離加3天居家隔離,但不足1個月即加速鬆綁,最少只須居家隔離5天,比本港的7天基本要求還短,已最大程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這邊廂,以廣州為先驅,多個大城市早試行低風險染疫者居家隔離等新政,病例仍能反覆回落,避免醫療擠兌,相信促使中央讓全國仿效,公共交通等場所不再要求核酸檢測陰性,甚至免查健康碼。
另一邊廂,新10條申明,高風險區的劃分應科學精準至樓層和住戶,且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比起20條的用字更肯定、範圍更精準,勢可根除各地仍散見的層層加碼亂象。
有見俄烏戰事持續衝擊能源市場,彭博經濟研究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將由今年3.2%,放緩至2.4%,屬近30年最差之一,歐美更將徘徊衰退邊緣,惟內地加快走出清零政策,勢有助明年推高增長至逾5%。
全球增長失速 內地寬限自保
事實上,內地民眾憧憬不再需要就地過年,昨天曾令旅行訂購網的農曆年前夕機票搜尋量,暴漲至3年來最高,難怪不少大行如渣打轉為看好,明年消費表現可大幅回升。
雖然內地專家開始討論為新冠引發的疾病正名,以準確反映低致病、高傳染等新變化,但隨着官方抗疫策略驟變,多地亦開始出現本港第5波疫情初期的中西藥搶購潮。
倘大眾染疫後盲衝醫院,惟恐妨礙救治高危人士。內地準備為重點人群投放更多防疫資源,如推動為獨居老人、慢性病患者等建立社區醫療對接機制,並安排義工上門送藥等等,皆有望防範重蹈本港年初覆轍。
歐美對於內地大幅調整疫策,固然有不少危言聳聽的預測,惟曾來港為疫情調研的國家衛健委專家梁萬年昨天也坦承,內地醫生、一般床位、深切治療床位的比例等,皆有所不足。
全國今後封控範圍、檢疫時間均將大降,生產、物流受阻,或為避疫留家等勢必劇減,可免拖經濟後腿。不過,新冠病毒始終多變,本港和外國經驗已顯示新症不時反彈,或乍現重症或死亡個案,各方冀望中央可致力為長者重點谷針,一直走小步、不停步地漸進開放。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