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開局從嚴,抗炒風應用為先
30/07/2025
穩定幣條例8月生效,金管局昨公布發行人牌照要求,延續從嚴基調。全球當前一窩蜂追捧穩定幣,香港已有周密法規,適度限制投機炒賣,但監管機構仍要持續努力,以確保錨定不同資產的穩定幣,首重高效有序的應用。
早前,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不足1個月內兩度撰文示警,批評當前有公司純粹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即能「點石成金」,股價、交投量及知名度悉數大漲,冀能遏止過度炒作。
儲備嚴禁付息,減少價格波動
局方昨建議有意參照新例及指引,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者,下月底前聯繫了解局方期望,以便9月底可正式遞交申請。當局亦不忘以相當篇幅提醒,現時尚未發出任何牌照,最快明年初才有,市場參與者應避免造成不切實際期望,虛假聲稱已入表申請一樣違法。
有別純粹挖礦所得的虛擬貨幣,諸如比特幣,穩定幣發行人要有法幣,或其他認可資產作抵押,幣值波幅較有限,但主流掛勾美元的幣種,亦曾因為拋售潮、抵押機制改變,大幅貶值。
金管局形容,受監管穩定幣業務仍處起步階段,要「先嚴、走穩」,再按實踐經驗適度放鬆。由於本港要求穩定幣在受壓時,依然有十足全額儲備支持,金管局表明,未來有可能要求超額儲備。
一方面,嚴格抵押要求,有助提升信心,防範潛在幣值崩盤,引發連鎖衝擊;另一方面,與主流穩定幣不同,特區穩定幣條例訂明,申請人不得支付利息,料有效遏止向上炒賣空間和誘因。
種種要求均有利促成私人發行的穩定幣,真正發揮區塊鏈技術更勝傳統金融基建之處,包括令跨境貿易支付更高效價廉,掃除結算延時的匯兌風險,並支持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提升投資種類、降低參與門檻。
雖然有意在港申請牌照的企業多達數十間,金管局及財庫局均表明,初期發牌數目充其量只有數個。
余偉文早前曾提及,申請者不能空有擬議應用場景,還要同時有發行穩定幣的技術、管控金融風險的能力和經驗等;最新發牌指引更列明,申請人需要有3年以上的商業計劃、預算及財務預測,定期向金管局專員提交報告等等。
抗衡美元霸權,貨幣選項寬鬆
中央政府出於貨幣主權及金融穩定考慮,嚴格禁止穩定幣,香港作為全國金融試驗田,政策更要做到滴水不漏。市場人士相信,特區政府要求全方位規管穩定幣發行,3個參與金管局穩定幣沙盒的相關方,包括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創立的圓幣創新科技,較大機會跑出,實際發牌數量或與只准3家銀行發鈔相若。
雖然美國仍然主導環球金融市場,兩隻錨定美元的最大型穩定幣,當前亦有顯著優勢,但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正急速加劇美國債務負擔,終必降低穩定幣掛勾美元或美債的吸引力。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早前不點名批評美國,正透過國際單一主導貨幣地位,不斷向全球輸出金融風險,將美元武器化。儘管特區的穩定幣監管極為嚴格,資產掛勾選項卻頗具彈性,除了理所當然的港元,規模可觀的離岸人民幣料亦是熱門目標。金管局昨表明,持開放態度,讓申請人錨定多幣種、甚至一籃子法幣,意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也能納入考慮之列。
據潘功勝分析,SDR能夠較好克服單一主權貨幣主導國際體系的內在問題,亦更為穩定。且看特區政府能否一邊力推本地穩定幣生態圈茁壯發展,一邊協助SDR克服市場規模、深度、流動性掣肘,以便更好承擔全球公共品責任,調節全球流動性並實施危機救助。
【你點睇?】美國全球徵收新關稅,轉口貨物收額外40%關稅,你認為中美誰贏了?►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