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 集團是一家鎳全產業鏈公司,主要經營以下業務: (1)鎳產品貿易:買賣主要來自菲律賓及土耳其的紅土鎳礦以及來自印尼的鎳鐵,客戶主要包括中國的冶煉 及精煉公司和不銹鋼生產商以及鎳產品貿易商; (2)鎳產品生產:於中國江蘇的生產工廠擁有三條鎳鐵生產線,總年設計產能為18﹐000金屬噸鎳鐵, 亦與合作夥伴在印尼奧比島共同投資兩個鎳產品生產項目,包括HPAL項目(總計年設計產能為 12萬噸金屬噸鎳鈷化合物並包括14﹐250金屬噸鈷的濕法冶煉項目,其中兩條總年設計產能為 37﹐000金屬噸鎳鈷化合物並包括4500金屬噸鈷的生產線已投產,餘下四條生產線預計將於 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陸續投產),以及RKEF項目(總計年設計產能為28萬噸金 屬噸鎳鐵的火法冶煉項目,20條鎳鐵生產線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季至2024年7月陸續投產) ; (3)設備製造與銷售:製造及銷售鎳產品生產設備,主要包括精煉爐、電弧爐、礦熱爐及節能環保設備(如 煙氣淨化系統),亦向附屬公司及獨立第三方生產及銷售鎳鐵爐、濃密機及濃密罐等部件; (4)其他業務:提供與鎳相關的其他產品和服務,包括銷售廢料及提供相關服務、船舶轉租,以及向附屬公 司銷售輔料(主要包括蘭炭及焦炭)。 | ||||||||||
業績表現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8﹒8%至292﹒3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68﹒7%至17﹒7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58﹒3%至53﹒52億元,毛利率增長2﹒3個百分點至18﹒3%; (二)鎳產品貿易:營業額上升36﹒4%至158﹒52億元,佔總營業額54﹒2%,毛利增加9﹒8% 至4﹒61億元,毛利率則下降0﹒7個百分點至2﹒9%; (三)鎳產品生產:營業額上升41﹒7%至124﹒03億元,佔總營業額42﹒4%,毛利增加 68﹒6%至48﹒39億元,毛利率增長6﹒2個百分點至39%; (四)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0﹒32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138﹒33億元。流動比率為0﹒9倍(2023年12月31日:1﹒1倍),資本負債比率(按 計息銀行借款總額除以權益總額計算)為80%(2023年12月31日:90%)。 | ||||||||||
公司事件簿2024 | 2022 | ||||||||||
- 於2022年11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鞏固及加深與現有印尼及菲律賓上游鎳礦供應商的合作關係,並積極尋求海外優質鎳礦資源的投資機會 ,擴大上游資源儲備; (二)完成建設及擴建集團在印尼的鎳產品生產項目,並通過建立新研發中心、加強與各院校及研發機構的合 作以及組建高質量科研團隊等方式,進一步提升集團的研發能力; (三)計劃在印尼建設多個一體化的下游生產基地,包括生產其他有色金屬並將其生產所產生的中間品(如硫 酸、蒸汽及煤氣等)利用到鎳鈷化合物及鎳鐵的生產中,最大化地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亦擬建設產能 為300萬噸的不銹鋼項目(由集團及合作夥伴分別持有65%及35%權益),並圍繞鎳資源建設新 型產業園區以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入駐,以及將業務進一步向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延伸。 - 2022年12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36﹒01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20﹒31億港元(佔56﹒4%)用於奧比島鎳產品生產項目的開發及建設; (二)約8﹒64億港元(佔24%)用於向合營企業CBL增資; (三)約3﹒46億港元(佔9﹒6%)用於印尼鎳礦資的潛在少數股權投資; (四)餘額3﹒6億港元(佔10%)供作營運資金。 | ||||||||||
股本變化 | ||||||||||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