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簡介 |
| - 集團主要從事創新生物藥業務,以及仿製藥及中成藥業務。 - 創新生物藥業務方面,集團開發中的生物藥候選藥物主要包括ADC(抗體偶聯藥物)、雙特異性及多特異性 抗體。當中,集團已與BMS(Bristol-Myers Squibb,為全球製藥公司)訂立全球戰 略許可及合作協議(於2024年2月生效),以共同開發及共同商業化iza-bren,其中集團保留在 中國內地開發及商業化iza-bren的獨家權利,及已授予BMS獨家許可在世界其他地區開發及商業化 iza-bren,首付款為8億美元,潛在對價總額最高為84億美元。iza-bren為全球首創的 EGFR╳HER3雙特異性抗體ADC,臨床試驗覆蓋十餘種腫瘤,包括肺癌、乳腺癌、頭頸鱗癌、鼻咽癌 、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膽道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腎細胞癌及肝 細胞癌等。 - 截至2025年10月,iza-bren共已開展超過40項臨床研究,其中包括在中國開展的針對非小細 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乳腺癌、食管鱗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適應症及卵巢癌適應症的10項III期臨床 試驗;3項針對三陰性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及尿路上皮癌的全球II/III期關鍵性註冊試驗;以及分別 與PD-(L)1及TKI聯用於一線治療的合共15項II期臨床試驗,亦有9項後線II期臨床試驗及6 項Ib期臨床試驗。 - 截至2025年10月,集團的創新藥物管線共有17種自主研發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其中6種亦有在美國進 行試驗,包括GNC-077(多特異性抗體分子,已啟動針對治療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腸癌及其他實 體瘤的I期臨床試驗)、GNC-038(已在中國開展5項I期或I/II期臨床試驗,適應症覆蓋多種血 液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 集團亦生產及銷售仿製藥及中成藥。仿製藥所覆蓋的治療領域包括麻醉、腸外營養、抗感染及兒科藥物,而中 成藥則包括黃芪顆粒(用於改善整體健康及抵抗慢性疾病)及柴黃顆粒(用於治療持續性高熱、反覆發熱及長 期低熱)。截至2025年10月,集團銷售逾百種規格的31種獲批藥物,包括26種仿製藥及5種中成藥 產品。 - 集團自主生產所有創新候選藥物及上市藥物,涵蓋多種製劑類型,包括注射劑、片劑、膠囊劑及顆粒劑。截至 2025年10月,集團共有4個生產基地,全部位於四川省,總佔地面積約為2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 為13﹒2萬平方米,共設20條生產線。 - 集團主要向經銷商銷售藥品,另亦有直接銷售產品予零售連鎖藥店。 |
| 業績表現2025 | 2024 |
| - 截至2025年9月止九個月,集團營業額下降63﹒5%至20﹒65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 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4﹒95億元。期內整體毛利減少65﹒4%至18﹒93億元,毛利率下跌4﹒9個 百分點至91﹒7%。 - 截至2025年6月止半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96﹒9%至1﹒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 錄得股東應佔虧損11﹒18億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98﹒8%至6753萬元,毛利率下跌58﹒1個百分點至39﹒6%;營業額大幅下 降乃由於去年同期錄得許可費收入53﹒32億元,今年並無此項目; (二)藥品銷售:營業額下降25﹒5%至1﹒64億元,佔總營業額96﹒2%,毛利減少31﹒3%至 6619萬元,其中來自經銷商之營業額下跌26﹒3%至1﹒61億元,來自零售藥房之營業額則上 升1﹒1倍至268萬元; (三)於2025年6月30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7﹒9億元,借款為30﹒57億元。流動比 率為3﹒63倍(2024年12月31日:3﹒16倍)。 |
| 公司事件簿2025 |
| - 於2025年10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計劃進一步加快iza-bren在中國及全球的臨床開發,當中擬於2026年初向中國藥監局提交 食管鱗癌的新藥上市申請; (二)計劃推動其他ADC、ARC(抗體放射性核素偶聯物)及GNC(制導、導航和控制)多特異性抗體 的全球臨床開發,並因應情況戰略性地探索授權許可交易、合作關係、共同開發與共同商業化協議的機 會; (三)計劃在臨床開發、加強生產能力以及提高銷售及營銷方面進行更多的投資,以進一步擴大全球生產、商 業化和運營版圖。 - 2025年11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30﹒18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18﹒11億港元(佔60%)用於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生物候選藥物的研發活動; (二)約9﹒05億港元(佔30%)用於建立全球供應鏈,當中主要為在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生物候選藥物 的新生產設施的建設或潛在收購機會; (三)約3﹒02億港元(佔10%)用於營運資金。 |
| 股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