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戚朗軒18日報道》據內媒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
越創新中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及相關企業合作,成功地進行了中國首項侵入式腦機介面
的前瞻性臨床試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在腦機接口技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國家,並於本周引
發資本市場淘金潮,中概股腦再生科技(US﹒RGC)周一晚(16日)暴升2﹒83倍,而
昨日港股微創腦科學(02172)最多急升超過四成,而於此同時零件股南京熊貓
(00553)亦最多升超過五成。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直譯又可稱為
「人機介面」,定義為人類大腦與電腦設備的接通,繼而傳遞信息並產生控制訊號。原理主要是
透過收集腦電波以及神經訊號等信息,轉變成為電子訊號,向電子設備傳達指令。腦機接口可分
為單向及雙向,單向為上述收集腦電波後解碼成為控制指令,主要用於操控機械或控制電腦。而
雙向除了由大腦單向輸出指令外,亦允許接收來自外界訊息,會轉變成為腦電波刺激大腦,讓訊
息直接跳過人類的五官而直接傳輸成為大腦認知。
收集腦電波需要經由電極,通常以晶片呈現,而按晶片擺放在大腦不同位置可分為侵入式、
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侵入式晶片需要透過開顱手術將晶片直接放入大腦皮層,可以獲得最高質
量的腦電波訊號,但涉及大腦手術固然風險較高。而非侵入式則將收集電波裝置置於頭部頭皮之
上,成本及風險較低,但僅能採集廣泛的腦區電波而精細度不足。而半侵入式則將晶片置於頭皮
以下至腦膜以外,減低直接侵入大腦皮層從而降低損害大腦風險,收集的電波質量亦較非侵入式
為高。
*馬斯克Neuralink成功讓猴子「看見」物體*
腦機接口商業前景巨大,科技狂熱愛好者馬斯克自然不會錯過,其有份創辦的
Neuralink於2016年起研究腦機接口,2020年曾經展示一隻被植入晶片的豬,
宣布成功讀取豬隻的大腦活動。到去年1月,Neuralink已成功將晶片植入人腦之中,
為全球首宗將腦機接口進行臨床研究的案例。近期,Neuralink已由收集腦電波,更進
一步開始研究輸入電波指令。Neuralink向一隻已被植入微型晶片於大腦視覺皮層的猴
子傳送一個虛擬物件的訊號,結果猴子在大部時間都在看向虛擬物體所在的位置,表明猴子的確
感知到虛擬物體的所在,有關技術落地後,有望讓視障人士從此打開「心眼」。
中國科學家已在急起直追,復旦大學積體電路與微納電子創新學院團隊、腦科學研究院團隊
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胡偉達團隊,日前借助腦機介面等技術,成功合作研發出全
球首款具有超寬光譜反應能力的視覺假體,其研發的新一代視覺假體不僅使失明動物恢復可見光
視力,擴展其視覺功能,與此同時還避免了病人進行侵入性腦部手術的風險。
除了眼疾之外,腦機接口被認為還可以「治療」多項人類疾病或殘疾,例如透過收集電波提
前預知癲癇的出現,或輸入電波方式讓聾人重新聽見,甚至對商業社會也有重大的發展前景,腦
機接口技術若成熟,人類或可以擁有「超能力」,通過意念控制物件或電腦等目標。
*南京熊貓參與腦機接口研究,微創腦科學具相關概念*
針對近日港股炒作相關概念,最先想到的就是微創腦科學。微創腦科學盡管未有直接研究腦
機接口,但其為國產神經介入醫療器材的龍頭大哥,按2023年銷售收入計算,在中國市場份
額提升至第四位,在眾多國產品牌中則排第一。
如果要講最符合腦機接口概念的股份,反而是沒有「腦」字的心瑋醫療-B(06609)
。中國於2023年6月進行國內首例介入式腦機介面動物試驗,當時心瑋醫療有份參與聯合研
發。至於南京熊貓亦早於2023年便開始參與江蘇省腦機接口研究,當年11月消息帶動股價
急升超過一倍後,南京熊貓表示研究仍處於科研階段,且並不涉及商用。
至於其餘帶有「腦」字的港股,如腦洞科技(02203)及腦動極光(06681),則
未見有涉及腦機接口方面研究或業務,投資者應小心甄別。腦洞科技主要從事生產產品包括二極
管、三極管、整流管及突波吸收器,其主要用於智能消費電子設備,現階段很難和腦機接口扯上
關係;至於半新股腦動極光雖然是B仔股,主要開發醫療級認知障礙數字療法產品,所謂數字療
法亦即開發電腦軟件測試和訓練病人腦力,和腦機接口技術關聯性亦相當有限。
【你點睇?】美國全球徵收新關稅,轉口貨物收額外40%關稅,你認為中美誰贏了?►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