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5 港交摩利五乙購C (認購證)
即時 按盤價 不變0.154 0.000 (0.000%)

15/04/2025 12:30

【關稅戰】中概股或回流卻遇高盛降目標,港交所如何部署?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美國早前傳出考慮推動當地中概股退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
示,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00388)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
香港成為其首選上市地。高盛推算約有27間中概股符合回流香港上市要求,市值達1﹒4萬億
元,瑞銀就指,若中概股ADR回流,港交所日均成交料可增約190億元。港交所昨日受消息
刺激急升7%,但卻遭高盛下調目標價逾一成至378元,今早先升後回軟,連升5日走勢斷纜
,若認為中概股退市仍可憧憬,應如何部署?
 
*陳茂波:已指示證監會及港交所準備,若中概股回流須讓港成首選上市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周日(13日)網誌表示,他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
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其首選上市地。陳茂波又指,他正積極吸納全球各地
優質發行人來港上市,目前本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
監管框架。
 
  美國霍士新聞記者在社交平台X引述消息指美國特朗普政府考慮在新任證交會主席上任後,
將推進中國上市公司股票從美國交易所退市。貼文指,如果中國公司不允許檢查會計底稿,及與
中國政府有關係,美國法律將推進有關公司退市。國會議員尤其關注中國政府通過持有所謂「黃
金股」控制這些上市公司的問題。另外,美國財長貝森特此前被問及是否考慮將中國公司股票從
美國交易所中退市時,他表示「一切都在考慮之列」。
 
*高盛:1﹒4萬億市值中概股符回流要求,瑞銀:有利港交所收入及盈利增長*
 
  高盛發表研報指,未在香港雙重或第二上市的中概股ADR(美國預託證券)表現近月落後
於其他中概股,這證明ADR除牌危機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若發生「摧毀流動性事件」,相關
中概股在香港雙重主要或第二上市,有利公司獲得重新估值機會。高盛分析最新港交所上市要求
,料27家中概股符合上市要求,市值達到1840億美元(折合1﹒4萬億港元),當中市值
最大的6家公司包括:拼多多(US﹒PDD)市值1257億美元,滿幫(US﹒YMM)市
值91億美元,富途(US﹒FUTU)市值75億美元,傳奇生物(US﹒LEGN)市值
59億美元,唯品會(US﹒VIPS)市值55億美元,極氪(US﹒ZK)市值53億美元

 
  瑞銀料中概股ADR退市衝擊將不如2021、22年首輪衝擊,若中概股ADR回港上市
,估算港交所日均成交額可增加約190億元,佔2026財年預估日均成交額13%。據此推
算,2026財年收入及純利將分別增長4-5%及約7%,當中日均成交額增加將貢獻約3-
4%及5-6%,額外的股票上市費用收入將貢獻1-2%。成交額預測增加主要是由於現有在
美股上市的中概股ADR市值轉移,因仍未在港進行雙重上市的企業(如拼多多)可能選擇赴港
掛牌作為避險策略,已在港股上市的企業(如阿里巴巴)的ADR將轉換為港股,予港交所未來
12個月目標價320元及「中性」評級。
 
  大摩則指,80%市值的中概股ADR已在香港雙重上市,整體中概股ADR佔MSCI中
國指數約25%,預料即使中概股退市成真,對中國股市長期影響有限,但退市事件成真將代表
中美地緣政治顯著升級,將伴隨風險溢價上升、估值受壓。惟香港市場長遠可補充失去美國市場
的交易量,尤其是大型企業可望符合港股通納入條件,在6至12個月評估期後,市場將轉向以
企業基本面評估。
 
*高盛:市場波動加劇盈利增長或見頂,降目標價至378元*
 
  高盛最新研報卻將港交所目標價下調。高盛指,由於港交所有近一半收入來自股市成交,因
此其盈利及股價表現與市場波動有密切相關,近月波動加劇,令相關風險變得更加突出。展望未
來,港交所盈利增長可能已見頂,未來幾個季度增幅或保持雙位數,但預料將逐步放緩;而隨著
利率下行,未來投資收益可能成為增長阻力。該行將港交所2026及2027年每股盈利預測
下調5%及9%,目標價由431元降至378元,惟仍維持「買入」評級。
 
  高盛列出港交所多項潛在利好因素,預期有望抵銷上述風險,其中提到更多強大的ADR組
合交易及北水在中期預料可支持日均成交額;實際利率下降令固定收益投資吸引力降低,亦可能
推高日均成交額;港交所正努力收窄買賣差價,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和交易效率;以及國債期
貨交易、降低南下投資者股息稅等政策支持。根據情景分析,相信港交所的風險回報水平具有吸
引力。
 
  摩通近日亦將港交所2025至2027財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7%、18%及18%
,主要考慮到股票及衍生品交易量較弱,以及投資收入降低。摩通指,過去伴隨市場急劇下跌的
交易量激增未見持續,故預計未來2至3年將出現類似結果。預期在非常強勁的2025財年第
一季後(日均交易超過2400億),今年日均交易量將放緩至1500億元,並在2026及
2027財年維持於1510億及1630億元水平。與前一次貿易戰期間(2018年第一季
至2019年第三季)的高峰到低谷相比,日均交易下降約700億元,將目標價由380元降
至340元,予「增持」評級。
 
*黃瑋傑:中概股退市仍屬憧憬,宜待PE回至30倍以下才吼*
 
  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請來輝立證券董事黃瑋傑,他指若中概股被迫
退市而要尋求一個上市地位,香港市場是最可能的選擇,相關消息對港交所估值仍有一定推高作
用。截至4月,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280幾隻,總市值11000億美元,若它們來港上市
可擴大港股市值,多了人買賣亦對成交有幫助(其中一個影響港交所盈利及估值的因素正是大市
成交)。不過,儘管相信會利多於弊,但也有市場人士指,若大量中概股湧來上市會分薄資金流
,可能會對資金構成短期壓力,始終突然有那麼多股份以IPO上市抽水。
 
  黃瑋傑又指,中概股退市仍只是憧憬,而港交所現時估值不便宜,去年其每股盈利約10元
,現價330幾元即33倍PE(市盈率),過往其PE歷史範圍大概25至40倍,當大牛市
時大家看得很樂觀,港交所PE可達50倍,股價也曾見過500幾元,但往往只出現於牛市末
期大市癲升時,否則大部分時間都是25至40倍PE。若大家估中概股退市成數高,港交所有
條件再升多一些,但要看市場憧憬及如何受相關消息影響。至於哪個價位買較值博,因其PE最
低25倍,上周三(9日)最低見過283﹒2元,當時PE為28倍,已接近25倍,故於該
處買入安全,另要留意,其每股盈利年年都有增加,若日後每股盈利升至12元,25倍PE對
應股價就是300元,故其低位每年都會上移,若想吸納先要看其每股盈利及PE處於甚麼水平
,PE介乎25至30倍都屬安全可以買入。
 
  港交所半日跌0﹒48%收報332﹒4元,成交10﹒38億元。恒指則升40點或
0﹒19%,收報21457點,成交1087﹒96億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08/05/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獨家優惠】親手炮製母親節&端午節海鮮盛宴!使用優惠碼享95折優惠!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關稅戰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